-
南悠一
2019-09-04
被涂污的鸟是个巨大到无法忽视的意象,当一只鸟被涂污后放归鸟群,它会被同伴当作异类啄死,这会让我们思考少数群体的境遇,正如犹太人之于二战前后的德国。故事围绕犹太小男孩展开,以他颠沛流离的路线为脉络,从阴郁村庄,一个残酷的开端,到废墟柏林,一个残酷的结束,用精炼、丰富的细节,精致、简洁的排布,描画那个扭曲社会的人性全景。风格有一点点像《撒旦探戈》,黑白、没有音乐,但结构没有像后者那般极致,也没有长镜头,但它更直接,更强烈,如果能忍耐下去,当结尾一幕闭环般扣上开头一章时,会感到无法形容的震撼。五星鼓励这个题材,也希望更多人来看。
-
陈凭轩
2019-09-04
前半小时是金狮的水平,后面发现剧本用室友姐姐的话来说就是在“鬼打墙”,剧情取舍很有问题。剧本需要打磨,也要找个高水平剪辑师来收束一下,不能舍不得剪,不能自得其乐。氛围和视听语言从头到尾都是上乘之作。可惜了。
-
晚不安
2019-11-27
典型的剥削影像,远不如16年的银狮《战争天堂》。拍一个以剥夺生命作为最终目的的互害社会,一个以伤害对方作为生存法则的绝望之地,但方式过于激进,把极端的苦难施加在孩童身上。被涂污的鸟,被戕害的人,是用强意象做太浅显的对照。摄影自然是美的,但是技术的诗意一定程度也在粉饰内部逻辑的暴力。一场影像的战争已经打响了,我不会加入这个阵营。
-
儒
2019-10-10
今年的复古浪潮真是方方面面各式各样啊,也是好久没有看到这么东欧7、80年代感的片子了:有耐心,黑白摄影,帧帧美如画;而且这个片子还结构特别干净,文学文本性很强,有关于战争的情感百科全书的感觉;一路在地狱边缘行走,自己也差点掉进去,些许的善意都要看哭了…结尾只是趁爸爸睡着在窗户上写出自己的名字也处理得很好;果然导演说相对于电影他更热爱文学。
-
btr
2019-09-04
#VIFF 四星半。被画上颜料的鸟就是异类,会遭到群鸟攻击。与小说不同,电影没有交代背景就直接展现了男孩的颠沛流离,黑白影像和常常升起到空中变为俯视(声音淡去)精准表现(黑屏仿佛常常不得不闭眼)极端残酷的世界和普遍的人性之恶。
-
独行侠杀手阿何
2020-01-01
被涂污的鸟,如同被驱逐离群的个体。史上看得全程心里最难受的电影!!!人神共怒!堪比《伊甸湖》!为什么小男孩Joska这么惨!!!连连碰尽世间各色坏人,受尽人间之恶,地狱折磨。黑白沉重的影像,使鲜血仿如流淌的油污,粪便也被弱化了污秽感。寡言少对白,部分影像风格非常具有Béla Tarr的影子!没想到在这片里可以疯狂吸猫!(´・ω・`)Barry Pepper又演大兵的角色!He got a name,JOSKA.
-
陀螺凡达可
2019-09-04
Come and see and..... 呕
-
望慑天狼
2019-09-04
如果不是大银幕可能一个人在屏幕前不太能看完。
-
罗宾汉
2019-09-03
黑白画面的质感很容易联想到六七十电影大师的大手笔,然而导演却不是沉溺作者影像的风格制造者,尽管影片对白很少,却能在诗意的空镜头以及象征性画面构图里流露出阴暗压抑的主题。由于接连出现许多匪夷所思、挑战人性道德的大尺度画面,现场观众有陆续退场的情况。一开始看来像是那种乡村怪诞寓言故事,因为有巫婆、恶毒诅咒和愚昧的行为,但逐渐看下来才发现是真实历史背景,贯穿二战纳粹屠杀直至二战结束,犹太人的话题也开始浮出水面。主角小男孩不仅是历史的观察者,他作为所有痛苦暴行的受难者,更亲身感悟到人性的自私与丑恶,令主题里关于人性意义的探讨变得具体而深刻。
-
八八十
2019-12-21
这片能打到8.1那么请给7.4的车站道歉好吗?本东欧电影闷片黑白片爱好者戴着十米厚滤镜都看无语了。虽然预告就有不祥预感但我还是斥94元巨资大冬天晚上跑15公里来看了,现在希望导演能把这笔版权费悉数打给贝拉塔尔。
此片值得21世纪融梗失败大赛、剥削刻奇大赛、符号堆砌失败大赛、迷影文青装邪典失败大赛多项冠军。
爱黑闷片长镜头的可以来看看这部反例告诉你破碎剪辑在这种电影里能有多灾难。前半部分是由几乎照搬的大师镜头和其余无意义运镜合成,为了构图而构图的摄影、为了调度而调度的场景、为了恶心人而恶心人的伪邪典视听被破碎化地剪在一起,各种迥异拼凑的风格拉扯近3h,这比刁亦男的拼盘差远了男至少有较为统一的个人风格。
导致完全无法进入,更难以共情,只想替被瞎折腾的演员殴打导演。小男主选角也不太行,表演灾难。
-
土嗨八贤王
2019-09-07
黑白影像,精简对白,却依旧能创作出如《被涂污的鸟》这般大格局的片子。其导演能力在当今影坛,极为少见。对于光影的塑造,对于视听的运用,如何用影像来叙事,本片无疑是值得分析并模仿的极佳案例。或许其中涉及的情节,在当今普世价值体系中更该归类为邪典电影。但通片以犹太男孩为主视角,以公路片的形式,于世间求生的整个过程,恰恰是人性之恶的发现过程。主角犹如耶稣受难般开始这段旅程,但随着事件发展,原本纯粹的男孩也渐渐成为施恶的一份子。“被涂抹的鸟”作为重要意相,来表现不被群体接受的同类,而放置影片里,其更核心的是呈现被恶意所包围后所滋生出的新的恶意。影片背景虽然具有明确指向,但是电影所表达的观点,却具有普世意义。光明与灰暗是本片黑白影像的母题,导演在复杂的光影变化之间,近乎完美地完成了这部“恶”的鸿篇巨制。
-
kylegun
2019-12-30
燃烧之貂,油灯奶奶;瘟疫巫术,群鸟啄头;猫交捅眼,妒嫉人夫;白毛异类,寻死鸳鸯;空鸣步枪,铁道逃杀;地堡鼠刑,教堂粪坑;咸鱼欲女,山羊姘头;骑兵屠村,红军狙人;长路漫漫寻找不存在的故乡,车窗上捡回自己的名字;残酷史诗,完美……然而,看的是删掉十来分钟需要观众自己不停脑补剧情的#欧盟影展删减版:(#花个近一百块看部电影回家还要再找资源重看,国内影展这么发展下去,是想逼影迷们集体抵制放映?
-
蓝白江原道
2019-12-21
摄影好又如何,不断对对象进行剥削,导演才是真正的纳粹。以影片的前半小时为节点,节奏开始出现问题,不断重复伤害-受伤的动作,依稀看到贝拉塔尔的痕迹,却完全和塔尔背道而驰,没有对状态的凝视,只有一个又一个无感情的动作。回望马特尔的《沼泽》,方觉懂得适可而止的导演有多可贵,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供让观众进入影像的窗口。
-
Shawn
2019-09-04
看完的感觉是 像是跟着主角一起走过了漫长的人生 太牛逼了
-
绝缘儿
2019-12-25
12.21 死亡,火,信任,暴力,爱情,神父,鸡奸,犯错,女子,野人,落水,性,愤怒,救马,喝酒,拯救,假死,军队,枪,工具,循环,看破,惩罚,父亲,恨,拥抱,望火,编号,名字,joska,车,远方,未知。何处是家?他一个人就是一群人。屠杀不是战争的专利。过于复杂的失语感。
-
KREJERK
2019-12-21
其实前半个小时很警惕在看。构图是真好,就是感觉像是怕被当成黑白照片,所以有太多MV式的pan和zoom,越看越发现就是纯粹码视觉奇观。不过为啥打五星呢,因为真的被视觉奇观设计给征服了,看到哪准备给五星呢,就是上吊那里,不多说了,看到就知道~
-
Wallys
2019-09-03
#Venezia76 一開始為了電影所創造的「人類的心跟動物一樣簡單,而社會與自然一般殘酷」這種不由分說的殘酷而感動。而動物演員(和群演)的調度是導演的利器。都是虐待狂式的影像和主題,沒有如拉斯馮提爾式的球員兼裁判的傲慢辯證,在這裡自然之惡不需要薩德式的辯解,殘酷得不容置疑。然而這樣重複的方法在章節式難以遞進變奏,可預測的路徑(或對觀眾的挑釁)愈往後力道愈衰竭,這畢竟沒有《惡童日記》中那種游曳於惡的主動性,是「被動成長的惡童日記」,他無論加速事態惡化或干涉事態與否,早已消極地是這個沒有希望也不會真正絕望的不可轉圜世界的一份子。被塗污會讓他成為成為惡的標靶,而身為動物/人類他都分擔著惡的箭矢。
-
亵渎电影
2019-12-22
看完之后很失望,这就是一部很恶劣的剥削电影,黑白的影像让人想到贝拉·塔尔,但这位导演在视听上又全方位的被碾压,看到最后很替导演着急,小男孩后半段拿刀子划胳膊,钻到行驶的火车车底,小男孩本应该有病态释放,现在在情绪上根本出不来,视听调度上没什么艺术价值可言。只能说原著小说太狠了,把极端环境里的极端罪恶都强加到了一个小男孩身上,天空中被攻击的鸟就已经很直白的说明了要讲的事情,那些二战中纳粹屠村的事情也在不少片子里见过,这次再看并没有觉得多么震撼,只是觉得创作者把所有苦难强加到一个小男孩身上这件事本身够狠,够敢拍,仅此而已了。
-
陆支羽
2019-12-22
3.5。
-
CayoNus
2019-11-27
全场此起彼伏的开纸巾的声音,我倒是一滴眼泪没掉,我可能是对人性的恶比较麻木,对制度的恶比较敏感,所以我看香港市民聚在一起唱歌的视频都会哭。我是不赞同前面有人说战争异化了人性,我觉得至少在这部作品里,表现出来的人性的恶跟战争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即使没有战争,影片每一段故事里的每一种恶都不会衰减。
-
451½°F™
2019-12-08
2019欧盟电影展。黑白镜头和极度冷静的叙事风格有贝拉塔尔的味道,而在当时生不如死的环境中,男孩却如同动物本能一般想尽办法去生存并在最后以回忆起自己的名字作为「希望的传承」。与传统刻画犹太人二战悲惨生活不同,尽管电影几乎白描般表达「被涂污之鸟」的意向,但是重点却还是在「人性」让位于「动物性」(施暴方与受害方相同),这是一个人类的真正大悲惨时代。
-
热带疾病
2020-01-02
分了四五个章节讲述了一个黑头发黑眼珠的小男孩在二战德国管制下的捷克不断被剥削、虐待、抛弃,最后找回了自己身份的故事;这其间目睹了战争下各种畸形的人性。片子拍到这么长,信息量大,又是黑白影像,结尾收的有如四两拨千斤,真是野心之作。一群士兵闯入一个村子大肆烧杀淫掠的那几分钟场景当时看呆了,俨然一幅上帝视角下的人间炼狱图。
-
基瑞尔
2019-12-21
近乎是完美演绎的小男主,沉重和如多米诺骨牌推倒的人间劫难,这种感觉想起了看《迦百农》时的经历。甚至黑白影像下的视觉呈现和对暴力不吝尺度的表达(怀疑如果补齐被斩的10分钟会不会直接坐不下去)都超过了读原著时所带来的震动,所以很累也有分量。强奸、对任何弱小事物施加的酷刑、不停止的杀戮、可怕的兽交以及哪怕看似很温暖的军官但以崇拜名义的照顾,每一章节所上演的,都是战时生活的人性扭曲与道德沦丧。男孩在当中不断重述自己的认识,到最终也以暴行保护与复仇,是最残酷的注释;而前方没有方向的路,只有那个父母给过的名字还保留一丝童真的美好。
-
深邃
2019-12-15
@欧盟影展 电影里全是熟脸,后来一查简直是神级的卡司组合,结果来了个“叫得出名字的导演风格拿来主义大乱炖”,我真怀疑这个导演有任何一点自己的东西吗。而且这些风格都杂乱无序地堆砌在里面,前脚搞点布列松的意思出来,后脚拉丝冯提尔来了,穿插点贝拉塔尔吧,没缓过来黑泽明也凑个热闹,大结局那个阿甘正传风格简直快把我气乐了,而这个糟糕的流水账文本还真应该让泽米吉斯照着阿甘来拍。
-
seamouse
2019-10-23
黄暴(情节)又干净(风格)版的《金黄色回忆》,东欧电影对画面的高质素和对历史与人性影响之深邃观察又回来了。战时被动而成的恶童,体验了整个世界的罪。
-
查查鲸
2019-12-07
159分钟版。起始于一个老塔的壳,经过一个类似战马的叙事,流转于犹如塔尔的视角中,可是终结于啥???中后段一路崩坏,对,就是从那里开始的。我大概知道删了什么,我知道的太多了。其实精简一下挺好的。不过有一个细节很厉害,就是那张照片。
-
M & R
2019-09-03
ʕ•̫͡•ʕ*̫͡*ʕ•͓͡•ʔ-̫͡-ʕ•̫͡•ʔ*̫͡*ʔ-̫͡-ʔ,【Venezia76】
-
Annihilator
2019-12-14
【79%】完全够得上主竞赛水准。就台词量而言,整部电影是失语的,除了解释关键剧情的只言片语,你几乎听不到任何对白,尤其是小男主角,几乎永远保持沉默。然而,就在这样近三小时的沉默中,传达出了力透纸背的控诉、呐喊。“The Painted Bird”的意象,并不通过小男孩的心理或行为直接体现,而是借由外部的黑暗间接映射。小男孩虽然只是洞悉这个邪恶世界一只眼,但他心灵的逐渐枯干与现实的逐渐扭曲,是完全同步的一体两面。湖边小屋与女孩肉体恋爱一段颇为大胆,有人觉得接受不了也自然,毕竟把不可言说之事说清道明,便是该类作品的任务。KODAK35mm黑白胶片赋予陈旧的年代感,影像部分非常棒,导演特别善于运用碎片式剪辑。结尾那首歌好听。以及在这样一部小众捷克电影中,居然能看到几个好莱坞熟面孔,确实惊到了。
-
咯咯精
2019-09-03
Der Klang//二刷 爱 好 希望
-
YQY-Vader
2019-12-21
有了这部在主竞赛金狮还给了《小丑》实在有点瞎...本质上也是一个“小丑”的故事,但比《小丑》拿捏得好太多了,种种经历串联起来犹如人类简史,而小男孩不仅有人性,他也是无孔不入的上帝在世间游荡,从部落村庄踏入战争社会。可惜最后结局太美好了些,期待一场弑父,完成跌入地狱的洗礼。
-
北纬42度
2019-12-07
对一下片长,欧盟影展删了四五分钟的样子,大概猜得出哪几个地方被动了刀子。脑补了一下完整版,应该更能体现男孩从被害到施害的动机和弧光。加上柯达黑白胶卷的演绎,配得上我的年度十佳了,即使他是站在了无数前辈巨人的肩膀上。
-
大浸稽天
2019-12-31
这生猛的影像啊,年度十佳,欧盟影展新片最佳,但据说欧盟影展已经把最生猛的删了!
-
华盛顿樱桃树
2019-12-22
苦难残暴的大展播,所有的这一切都放到一个孩子身上。只能说原著就不怎么高级,导演也没有更好的把控素材。小男孩自残到拿起枪的这个过程没有人物和心理的关注,即使用了将近三个小时。而导演层面在试听语言层面也没有可圈可点之处。惨不是动人的钥匙。
-
typacm
2019-12-09
观看时候一直在感觉这是一部《撒旦探戈》的模仿之作,其剧本结构、摄影以及极强的文本性都与之极为相似,都有着同样出色的调度,但在主题上更加激进但又不如《撒旦探戈》大胆。整个观影过程又在两个极端之间撕裂:本年度最为生理不适的观影体验与诗意的摄影在片中是完美共存的,另一方面结构精妙的剧本设计却又碰上了一个略显无序的剪辑。但与冯·提利尔那般傲慢的堆砌残酷的影像不同,导演其实是在通过这些残酷的,甚至是充斥动物性的影像中去寻找人性与建立温情,但不同章节间几乎毫无变化的节奏,虽然依旧突出了为数不多的几处温情以及放大了主题的冲击力,但如果能做到《撒旦探戈》那般在不同章节间恰到好处的变奏,这部电影可能就要被称之为伟大了。但在这一年代还能看到这样的尝试,并且效果还不错,已经很惊喜了。PS.欧盟影展的删减大量且明显
-
瑾羲Qing
2019-12-21
电影前半段,除了飞过的那架德军飞机,没有更多的时间提示,那些巫术那些封闭的村落那些愚昧那些偏见那些邪恶,似乎是存在于很久很久以前。后来,二战的背景环境和主角有了更多的交互,似乎,这一切就变的可以理解,看啊,战争会让人们变成什么样子,是吗?太压抑了,真太压抑了。用黑白的影像,黑发黑眼,金发碧眼,没有区别。被涂上油漆的鸟儿,终究是被同伴杀死。#欧盟影展
-
张英俊不会方程
2019-10-10
太長了,而且都一樣。換個剪輯師該扔的扔。看到第三還是第四個場景的時候,發現這都一樣,遂安心睡過去了。
-
Mumu
2019-12-26
犹太版come and see?连俄罗斯演员也找了那部里的……
-
lineline
2019-09-12
在小男孩儿对牛的情绪那里开始眼前一亮有了期待,不想还是低走。前三分之二对恶的展现太有可取之处了,但导演的思想维度无法与其极富野心的呈现方式匹配,因而回想起巨大篇幅的铺垫只觉冗长与刻意,不同观感真就是一线之隔
-
SleepWalker
2019-12-21
章节体结构,通过男孩在流浪路上遭遇形形色色的人发生的故事完成战争对人性扭曲异化的表达,并不是单一的反战电影,因其对人性之恶的着墨相当重,创作者想尽可能触及到更深一层的东西,可在两个半小时多的时间里,对人性之恶的展示有些单调乏味,各个人物变态的暴力行为层层叠加后,观感催疲,但借着出色的视听语言,确实也将“恶”输出到了极致。几组印象深刻的镜头:鸟笼裸女、空中坠鸟、勺挖眼、提羊头、纵马奸淫。
-
索尔德罗
2019-12-26
这导演绝对是个施虐狂…恋物癖式的abusive
被涂污的鸟豆瓣热评
南悠一 2019-09-04
被涂污的鸟是个巨大到无法忽视的意象,当一只鸟被涂污后放归鸟群,它会被同伴当作异类啄死,这会让我们思考少数群体的境遇,正如犹太人之于二战前后的德国。故事围绕犹太小男孩展开,以他颠沛流离的路线为脉络,从阴郁村庄,一个残酷的开端,到废墟柏林,一个残酷的结束,用精炼、丰富的细节,精致、简洁的排布,描画那个扭曲社会的人性全景。风格有一点点像《撒旦探戈》,黑白、没有音乐,但结构没有像后者那般极致,也没有长镜头,但它更直接,更强烈,如果能忍耐下去,当结尾一幕闭环般扣上开头一章时,会感到无法形容的震撼。五星鼓励这个题材,也希望更多人来看。
陈凭轩 2019-09-04
前半小时是金狮的水平,后面发现剧本用室友姐姐的话来说就是在“鬼打墙”,剧情取舍很有问题。剧本需要打磨,也要找个高水平剪辑师来收束一下,不能舍不得剪,不能自得其乐。氛围和视听语言从头到尾都是上乘之作。可惜了。
晚不安 2019-11-27
典型的剥削影像,远不如16年的银狮《战争天堂》。拍一个以剥夺生命作为最终目的的互害社会,一个以伤害对方作为生存法则的绝望之地,但方式过于激进,把极端的苦难施加在孩童身上。被涂污的鸟,被戕害的人,是用强意象做太浅显的对照。摄影自然是美的,但是技术的诗意一定程度也在粉饰内部逻辑的暴力。一场影像的战争已经打响了,我不会加入这个阵营。
儒 2019-10-10
今年的复古浪潮真是方方面面各式各样啊,也是好久没有看到这么东欧7、80年代感的片子了:有耐心,黑白摄影,帧帧美如画;而且这个片子还结构特别干净,文学文本性很强,有关于战争的情感百科全书的感觉;一路在地狱边缘行走,自己也差点掉进去,些许的善意都要看哭了…结尾只是趁爸爸睡着在窗户上写出自己的名字也处理得很好;果然导演说相对于电影他更热爱文学。
btr 2019-09-04
#VIFF 四星半。被画上颜料的鸟就是异类,会遭到群鸟攻击。与小说不同,电影没有交代背景就直接展现了男孩的颠沛流离,黑白影像和常常升起到空中变为俯视(声音淡去)精准表现(黑屏仿佛常常不得不闭眼)极端残酷的世界和普遍的人性之恶。
独行侠杀手阿何 2020-01-01
被涂污的鸟,如同被驱逐离群的个体。史上看得全程心里最难受的电影!!!人神共怒!堪比《伊甸湖》!为什么小男孩Joska这么惨!!!连连碰尽世间各色坏人,受尽人间之恶,地狱折磨。黑白沉重的影像,使鲜血仿如流淌的油污,粪便也被弱化了污秽感。寡言少对白,部分影像风格非常具有Béla Tarr的影子!没想到在这片里可以疯狂吸猫!(´・ω・`)Barry Pepper又演大兵的角色!He got a name,JOSKA.
陀螺凡达可 2019-09-04
Come and see and..... 呕
望慑天狼 2019-09-04
如果不是大银幕可能一个人在屏幕前不太能看完。
罗宾汉 2019-09-03
黑白画面的质感很容易联想到六七十电影大师的大手笔,然而导演却不是沉溺作者影像的风格制造者,尽管影片对白很少,却能在诗意的空镜头以及象征性画面构图里流露出阴暗压抑的主题。由于接连出现许多匪夷所思、挑战人性道德的大尺度画面,现场观众有陆续退场的情况。一开始看来像是那种乡村怪诞寓言故事,因为有巫婆、恶毒诅咒和愚昧的行为,但逐渐看下来才发现是真实历史背景,贯穿二战纳粹屠杀直至二战结束,犹太人的话题也开始浮出水面。主角小男孩不仅是历史的观察者,他作为所有痛苦暴行的受难者,更亲身感悟到人性的自私与丑恶,令主题里关于人性意义的探讨变得具体而深刻。
八八十 2019-12-21
这片能打到8.1那么请给7.4的车站道歉好吗?本东欧电影闷片黑白片爱好者戴着十米厚滤镜都看无语了。虽然预告就有不祥预感但我还是斥94元巨资大冬天晚上跑15公里来看了,现在希望导演能把这笔版权费悉数打给贝拉塔尔。 此片值得21世纪融梗失败大赛、剥削刻奇大赛、符号堆砌失败大赛、迷影文青装邪典失败大赛多项冠军。 爱黑闷片长镜头的可以来看看这部反例告诉你破碎剪辑在这种电影里能有多灾难。前半部分是由几乎照搬的大师镜头和其余无意义运镜合成,为了构图而构图的摄影、为了调度而调度的场景、为了恶心人而恶心人的伪邪典视听被破碎化地剪在一起,各种迥异拼凑的风格拉扯近3h,这比刁亦男的拼盘差远了男至少有较为统一的个人风格。 导致完全无法进入,更难以共情,只想替被瞎折腾的演员殴打导演。小男主选角也不太行,表演灾难。
土嗨八贤王 2019-09-07
黑白影像,精简对白,却依旧能创作出如《被涂污的鸟》这般大格局的片子。其导演能力在当今影坛,极为少见。对于光影的塑造,对于视听的运用,如何用影像来叙事,本片无疑是值得分析并模仿的极佳案例。或许其中涉及的情节,在当今普世价值体系中更该归类为邪典电影。但通片以犹太男孩为主视角,以公路片的形式,于世间求生的整个过程,恰恰是人性之恶的发现过程。主角犹如耶稣受难般开始这段旅程,但随着事件发展,原本纯粹的男孩也渐渐成为施恶的一份子。“被涂抹的鸟”作为重要意相,来表现不被群体接受的同类,而放置影片里,其更核心的是呈现被恶意所包围后所滋生出的新的恶意。影片背景虽然具有明确指向,但是电影所表达的观点,却具有普世意义。光明与灰暗是本片黑白影像的母题,导演在复杂的光影变化之间,近乎完美地完成了这部“恶”的鸿篇巨制。
kylegun 2019-12-30
燃烧之貂,油灯奶奶;瘟疫巫术,群鸟啄头;猫交捅眼,妒嫉人夫;白毛异类,寻死鸳鸯;空鸣步枪,铁道逃杀;地堡鼠刑,教堂粪坑;咸鱼欲女,山羊姘头;骑兵屠村,红军狙人;长路漫漫寻找不存在的故乡,车窗上捡回自己的名字;残酷史诗,完美……然而,看的是删掉十来分钟需要观众自己不停脑补剧情的#欧盟影展删减版:(#花个近一百块看部电影回家还要再找资源重看,国内影展这么发展下去,是想逼影迷们集体抵制放映?
蓝白江原道 2019-12-21
摄影好又如何,不断对对象进行剥削,导演才是真正的纳粹。以影片的前半小时为节点,节奏开始出现问题,不断重复伤害-受伤的动作,依稀看到贝拉塔尔的痕迹,却完全和塔尔背道而驰,没有对状态的凝视,只有一个又一个无感情的动作。回望马特尔的《沼泽》,方觉懂得适可而止的导演有多可贵,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供让观众进入影像的窗口。
Shawn 2019-09-04
看完的感觉是 像是跟着主角一起走过了漫长的人生 太牛逼了
绝缘儿 2019-12-25
12.21 死亡,火,信任,暴力,爱情,神父,鸡奸,犯错,女子,野人,落水,性,愤怒,救马,喝酒,拯救,假死,军队,枪,工具,循环,看破,惩罚,父亲,恨,拥抱,望火,编号,名字,joska,车,远方,未知。何处是家?他一个人就是一群人。屠杀不是战争的专利。过于复杂的失语感。
KREJERK 2019-12-21
其实前半个小时很警惕在看。构图是真好,就是感觉像是怕被当成黑白照片,所以有太多MV式的pan和zoom,越看越发现就是纯粹码视觉奇观。不过为啥打五星呢,因为真的被视觉奇观设计给征服了,看到哪准备给五星呢,就是上吊那里,不多说了,看到就知道~
Wallys 2019-09-03
#Venezia76 一開始為了電影所創造的「人類的心跟動物一樣簡單,而社會與自然一般殘酷」這種不由分說的殘酷而感動。而動物演員(和群演)的調度是導演的利器。都是虐待狂式的影像和主題,沒有如拉斯馮提爾式的球員兼裁判的傲慢辯證,在這裡自然之惡不需要薩德式的辯解,殘酷得不容置疑。然而這樣重複的方法在章節式難以遞進變奏,可預測的路徑(或對觀眾的挑釁)愈往後力道愈衰竭,這畢竟沒有《惡童日記》中那種游曳於惡的主動性,是「被動成長的惡童日記」,他無論加速事態惡化或干涉事態與否,早已消極地是這個沒有希望也不會真正絕望的不可轉圜世界的一份子。被塗污會讓他成為成為惡的標靶,而身為動物/人類他都分擔著惡的箭矢。
亵渎电影 2019-12-22
看完之后很失望,这就是一部很恶劣的剥削电影,黑白的影像让人想到贝拉·塔尔,但这位导演在视听上又全方位的被碾压,看到最后很替导演着急,小男孩后半段拿刀子划胳膊,钻到行驶的火车车底,小男孩本应该有病态释放,现在在情绪上根本出不来,视听调度上没什么艺术价值可言。只能说原著小说太狠了,把极端环境里的极端罪恶都强加到了一个小男孩身上,天空中被攻击的鸟就已经很直白的说明了要讲的事情,那些二战中纳粹屠村的事情也在不少片子里见过,这次再看并没有觉得多么震撼,只是觉得创作者把所有苦难强加到一个小男孩身上这件事本身够狠,够敢拍,仅此而已了。
陆支羽 2019-12-22
3.5。
CayoNus 2019-11-27
全场此起彼伏的开纸巾的声音,我倒是一滴眼泪没掉,我可能是对人性的恶比较麻木,对制度的恶比较敏感,所以我看香港市民聚在一起唱歌的视频都会哭。我是不赞同前面有人说战争异化了人性,我觉得至少在这部作品里,表现出来的人性的恶跟战争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即使没有战争,影片每一段故事里的每一种恶都不会衰减。
451½°F™ 2019-12-08
2019欧盟电影展。黑白镜头和极度冷静的叙事风格有贝拉塔尔的味道,而在当时生不如死的环境中,男孩却如同动物本能一般想尽办法去生存并在最后以回忆起自己的名字作为「希望的传承」。与传统刻画犹太人二战悲惨生活不同,尽管电影几乎白描般表达「被涂污之鸟」的意向,但是重点却还是在「人性」让位于「动物性」(施暴方与受害方相同),这是一个人类的真正大悲惨时代。
热带疾病 2020-01-02
分了四五个章节讲述了一个黑头发黑眼珠的小男孩在二战德国管制下的捷克不断被剥削、虐待、抛弃,最后找回了自己身份的故事;这其间目睹了战争下各种畸形的人性。片子拍到这么长,信息量大,又是黑白影像,结尾收的有如四两拨千斤,真是野心之作。一群士兵闯入一个村子大肆烧杀淫掠的那几分钟场景当时看呆了,俨然一幅上帝视角下的人间炼狱图。
基瑞尔 2019-12-21
近乎是完美演绎的小男主,沉重和如多米诺骨牌推倒的人间劫难,这种感觉想起了看《迦百农》时的经历。甚至黑白影像下的视觉呈现和对暴力不吝尺度的表达(怀疑如果补齐被斩的10分钟会不会直接坐不下去)都超过了读原著时所带来的震动,所以很累也有分量。强奸、对任何弱小事物施加的酷刑、不停止的杀戮、可怕的兽交以及哪怕看似很温暖的军官但以崇拜名义的照顾,每一章节所上演的,都是战时生活的人性扭曲与道德沦丧。男孩在当中不断重述自己的认识,到最终也以暴行保护与复仇,是最残酷的注释;而前方没有方向的路,只有那个父母给过的名字还保留一丝童真的美好。
深邃 2019-12-15
@欧盟影展 电影里全是熟脸,后来一查简直是神级的卡司组合,结果来了个“叫得出名字的导演风格拿来主义大乱炖”,我真怀疑这个导演有任何一点自己的东西吗。而且这些风格都杂乱无序地堆砌在里面,前脚搞点布列松的意思出来,后脚拉丝冯提尔来了,穿插点贝拉塔尔吧,没缓过来黑泽明也凑个热闹,大结局那个阿甘正传风格简直快把我气乐了,而这个糟糕的流水账文本还真应该让泽米吉斯照着阿甘来拍。
seamouse 2019-10-23
黄暴(情节)又干净(风格)版的《金黄色回忆》,东欧电影对画面的高质素和对历史与人性影响之深邃观察又回来了。战时被动而成的恶童,体验了整个世界的罪。
查查鲸 2019-12-07
159分钟版。起始于一个老塔的壳,经过一个类似战马的叙事,流转于犹如塔尔的视角中,可是终结于啥???中后段一路崩坏,对,就是从那里开始的。我大概知道删了什么,我知道的太多了。其实精简一下挺好的。不过有一个细节很厉害,就是那张照片。
M & R 2019-09-03
ʕ•̫͡•ʕ*̫͡*ʕ•͓͡•ʔ-̫͡-ʕ•̫͡•ʔ*̫͡*ʔ-̫͡-ʔ,【Venezia76】
Annihilator 2019-12-14
【79%】完全够得上主竞赛水准。就台词量而言,整部电影是失语的,除了解释关键剧情的只言片语,你几乎听不到任何对白,尤其是小男主角,几乎永远保持沉默。然而,就在这样近三小时的沉默中,传达出了力透纸背的控诉、呐喊。“The Painted Bird”的意象,并不通过小男孩的心理或行为直接体现,而是借由外部的黑暗间接映射。小男孩虽然只是洞悉这个邪恶世界一只眼,但他心灵的逐渐枯干与现实的逐渐扭曲,是完全同步的一体两面。湖边小屋与女孩肉体恋爱一段颇为大胆,有人觉得接受不了也自然,毕竟把不可言说之事说清道明,便是该类作品的任务。KODAK35mm黑白胶片赋予陈旧的年代感,影像部分非常棒,导演特别善于运用碎片式剪辑。结尾那首歌好听。以及在这样一部小众捷克电影中,居然能看到几个好莱坞熟面孔,确实惊到了。
咯咯精 2019-09-03
Der Klang//二刷 爱 好 希望
YQY-Vader 2019-12-21
有了这部在主竞赛金狮还给了《小丑》实在有点瞎...本质上也是一个“小丑”的故事,但比《小丑》拿捏得好太多了,种种经历串联起来犹如人类简史,而小男孩不仅有人性,他也是无孔不入的上帝在世间游荡,从部落村庄踏入战争社会。可惜最后结局太美好了些,期待一场弑父,完成跌入地狱的洗礼。
北纬42度 2019-12-07
对一下片长,欧盟影展删了四五分钟的样子,大概猜得出哪几个地方被动了刀子。脑补了一下完整版,应该更能体现男孩从被害到施害的动机和弧光。加上柯达黑白胶卷的演绎,配得上我的年度十佳了,即使他是站在了无数前辈巨人的肩膀上。
大浸稽天 2019-12-31
这生猛的影像啊,年度十佳,欧盟影展新片最佳,但据说欧盟影展已经把最生猛的删了!
华盛顿樱桃树 2019-12-22
苦难残暴的大展播,所有的这一切都放到一个孩子身上。只能说原著就不怎么高级,导演也没有更好的把控素材。小男孩自残到拿起枪的这个过程没有人物和心理的关注,即使用了将近三个小时。而导演层面在试听语言层面也没有可圈可点之处。惨不是动人的钥匙。
typacm 2019-12-09
观看时候一直在感觉这是一部《撒旦探戈》的模仿之作,其剧本结构、摄影以及极强的文本性都与之极为相似,都有着同样出色的调度,但在主题上更加激进但又不如《撒旦探戈》大胆。整个观影过程又在两个极端之间撕裂:本年度最为生理不适的观影体验与诗意的摄影在片中是完美共存的,另一方面结构精妙的剧本设计却又碰上了一个略显无序的剪辑。但与冯·提利尔那般傲慢的堆砌残酷的影像不同,导演其实是在通过这些残酷的,甚至是充斥动物性的影像中去寻找人性与建立温情,但不同章节间几乎毫无变化的节奏,虽然依旧突出了为数不多的几处温情以及放大了主题的冲击力,但如果能做到《撒旦探戈》那般在不同章节间恰到好处的变奏,这部电影可能就要被称之为伟大了。但在这一年代还能看到这样的尝试,并且效果还不错,已经很惊喜了。PS.欧盟影展的删减大量且明显
瑾羲Qing 2019-12-21
电影前半段,除了飞过的那架德军飞机,没有更多的时间提示,那些巫术那些封闭的村落那些愚昧那些偏见那些邪恶,似乎是存在于很久很久以前。后来,二战的背景环境和主角有了更多的交互,似乎,这一切就变的可以理解,看啊,战争会让人们变成什么样子,是吗?太压抑了,真太压抑了。用黑白的影像,黑发黑眼,金发碧眼,没有区别。被涂上油漆的鸟儿,终究是被同伴杀死。#欧盟影展
张英俊不会方程 2019-10-10
太長了,而且都一樣。換個剪輯師該扔的扔。看到第三還是第四個場景的時候,發現這都一樣,遂安心睡過去了。
Mumu 2019-12-26
犹太版come and see?连俄罗斯演员也找了那部里的……
lineline 2019-09-12
在小男孩儿对牛的情绪那里开始眼前一亮有了期待,不想还是低走。前三分之二对恶的展现太有可取之处了,但导演的思想维度无法与其极富野心的呈现方式匹配,因而回想起巨大篇幅的铺垫只觉冗长与刻意,不同观感真就是一线之隔
SleepWalker 2019-12-21
章节体结构,通过男孩在流浪路上遭遇形形色色的人发生的故事完成战争对人性扭曲异化的表达,并不是单一的反战电影,因其对人性之恶的着墨相当重,创作者想尽可能触及到更深一层的东西,可在两个半小时多的时间里,对人性之恶的展示有些单调乏味,各个人物变态的暴力行为层层叠加后,观感催疲,但借着出色的视听语言,确实也将“恶”输出到了极致。几组印象深刻的镜头:鸟笼裸女、空中坠鸟、勺挖眼、提羊头、纵马奸淫。
索尔德罗 2019-12-26
这导演绝对是个施虐狂…恋物癖式的abus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