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物语
2007-04-29 09:40:11
伊斯特伍德就是个神!本片还包办了配乐。主人公按照原型样貌接近挑选的。闪回,三个人分别是理智、热情和感性。还有印第安民族的种族问题。美国政界和军方的虚伪。人们的麻木。真实的英雄。战争场面激烈,血腥,真实。没有更多刻画仇恨,说的只是战争本身,客观角度对人性的爱,战友亲人。舆论的投机性的讽刺。反战的主题。点面俱到,紧凑好看,内涵深刻。2006年的最佳影片之一。片尾是历史真实相片回顾,很珍贵。
-
花儿果果
2011-11-23 16:05:15
旗帜,英雄,都是根据需要制造出来的,真实的故事不精彩,但不该被埋没。老牛仔出口,得细品。
-
八月槎
2007-07-30 15:46:27
伊斯特伍德这个老渣皮,越老越炉火纯青,本片和《硫磺岛来信》堪称双壁!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2010-12-29 16:22:50
关于硫磺岛战役的又一个故事。We create heroes, because we need heroes。战争场景表现手法跟兄弟连和太平洋战争差不多,这好像都成了美国战争大片的固定模式,但是很有用。可惜再没战场给男儿扬名立万,也庆幸目前没有战场让男儿血肉横飞。
-
巴喆
2012-11-23 10:02:56
老爷子再次给了我感动和力量,不是因为他拍的有多血腥多英雄,而是因为他拍出了人性的真实。画面黑暗,场面弘大,战争画面相当真实,尤其是后半段的那段吉他小调背景配乐,非常令人动容。PS:只要有必要,英雄是可以虚构的,比如在某地。8
-
托尼·王大拿
2013-11-06 17:32:00
除了跳剪用的太多以至于打乱了全片的节奏,这片子还是不错的,也完全不是赤裸的主旋律:小光圈,低对比度调色,用极端的残酷来反衬一种普通人的平常,中间还穿插着讽刺与反思,东木头水准之作。
-
我呼吸的空气
2011-10-16 15:23:51
角度选得极好,人物过多,结构有些乱,导演想表达的东西似乎有些太多了,反而每一点都匆匆忙忙的,蜻蜓点水。演员表现一般,最为亮眼的当然是那个原著民。7.5 out of 10
-
柯里昂妮
2019-10-06 19:54:01
硫磺岛战役的一体两面,东木的《硫磺岛来信》显得多少有些水土不服、意识冲突,但在《父辈的旗帜》里显然找到了更适合他本土性的切入点。一张照片牵扯出战争本身的荒谬、对掌权者的讽刺、对美式价值观的怀疑。那些宏大的意义被个体生命的尊贵消解了,东木为的是一个个鲜活的、英勇的生命正言,历史虽会过去,但生命的意义长存。
-
观天
2019-05-07 11:35:25
前:反动《大兵瑞恩》;后:碾压《比利林恩》
综合(剧透):《硫磺岛的来信》套拍电影,共享部分场景和镜头,两片可拼接为一个完整文本。模仿《大兵瑞恩》开场推镜头转场,但时间线顺序相反。借《瑞恩》主题“我们不会抛下任何一个兄弟”来做反讽,展现真实战争的残酷性和荒诞性。大量交叉剪辑/闪回,多以台词和场景做相似性转场。作为本片核心事件的“插国旗照片”以及它所“制造”出的战争英雄本身就是荒诞的,记错插旗人又增添了一层荒诞,而这一切荒诞的来源则是精明的媒体资本家政客以及渴望得到英雄的狂热民众。被自己人打死的士兵,被媒体捧上神坛又被拉下神坛的英雄,在战争中,荒诞比残酷更真实。李安认为战争英雄被当做小丑是可悲的,东木则更进一步:根本就不存在所谓战争英雄。相比东木,李安对战争的认识还是嫩了些。可惜本片旁白太多。
-
赱馬觀♣
2010-02-16 13:24:45
英雄巡回募款,受到政要接见。参议员问绰号酋长的大兵,“我听说你用印第安战斧砍日本人。是真的吗?”“不,先生。”“跟他们说是。故事更精彩!”……可见“撕鬼子大法”的确是作为一种反讽手法出现。但差别在:父亲旗帜中,我们感受到讽,因有“正”的对照。而中影将其上升到风格,几乎与胡拍无异。
-
圆首的秘书
2019-08-30 00:24:14
比利·林恩的先驱,除掉120帧这种技术,其实父辈的旗帜在任何层面都绝不逊色
-
易
2012-11-26 13:15:24
关于战争的反思我们已经看了很多,但是这部影片依旧算是精彩,由于过于的尊重事实,已经把重点放在三个士兵对英雄的认识上,这部战争片并不精彩激烈,但是内在的分析却弥足精彩,《硫磺岛的来信》因为虚构,所以好看而人性,但是战争并无人性。
-
Wayne
2007-01-11 02:21:20
首先要知道這部片子來頭可是不小啊,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還有斯皮尔伯格的監製,其實剛開始還以為是一部戰爭片呢,看完之后覺得影片不是説戰爭了,而是所謂的英雄,以及英雄的後來的遭遇,戰爭雖然也是龐大的,殘忍的,或許以前看過太多的戰爭場面,這片子幷沒有給我留下戰爭場面的印象,倒是戰爭場面時候用的淡淡的彩色(差不多是黑白了)確實有種戰爭的真實感覺在裏面.覺得影片中間的講述三個"英雄"的城市巡迴演說著墨太多,沒有讓人看下去的欲望,到時后麵英雄們後面的遭遇比較讓人感覺傷感,或者是國家需要英雄的時候妳才是,不需要的時候
-
安蓝·怪伯爵
2010-04-27 21:42:16
电影的切入点,加分!别忘看字幕后。
-
思路乐
2020-03-23 22:13:09
【A】切入点实在是太好太好,最后半小时无懈可击,又一次被东木这种现实而残酷的调性给无情击穿。反英雄、反宣传、反主旋律,用沉重的战争创伤去戳破众生相的虚伪,然后又将这一切交给时间,在无尽的阴霾中缓缓步入荒诞而静寂的结局。东木一如既往地把质问抛向政府,用愤怒发难高层,把最珍贵的温情留给镜头下那些被聚焦的个体。
-
应用层协议
2021-01-10 05:26:08
查了一下,自己是12年看的《硫磺岛家书》,时隔八年多,终于是把带子的A面听完了。东木请来老斯当监制,战争场面基本因循了《拯救大兵》的风格,但《父辈的旗帜》倒很可以视作《拯救大兵》的B面,老斯是正写的英雄主义颂歌,东木是反写的英雄主义自省。其实翻看东木的创作生涯,他并不是一个很擅长多人物、多线索以及复合表达的导演,他真正拍得好的片子,往往就是专注讲好一两件事、拍好一两个人。到了《父辈的旗帜》,人物、故事线还有主题表达一多,他的掌控力一下就显得捉襟见肘,最终呈现的效果就是有些杂乱,反观《硫磺岛家书》,可能是因为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对手,表达欲没那么溢出,各方面都要凝练不少。不管是当初评论届的反响还是现在的观感,硫磺岛一战的B面确实是比A面更好一些。另外看完这个更加觉得李安拍比利林恩真是没啥大意思。
-
小黄豹
2011-06-23 11:01:23
他们被当作英雄送返回国,却在狭小的列车过道痛哭失声,宁愿死在兄弟们的身边。" They may have fought for their country, but they died for their friends. "
-
小A
2010-11-05 10:30:30
又重新仔细看了一遍,才发现好像没第一次粗看时候那么烂,其实老头导得挺好的,问题出在故事上,这个剧好像没什么像样的冲突,哈吉斯一直在渲染的矛盾核心其实看上去并不是一个非常令人纠结的点。不过金牌编剧所架构的渲染性桥段还是挺给力的。
-
Hugogo
2012-08-10 22:12:04
和《胡佛》一样,时空错乱,媒体时代的英雄都是按需而造。
-
舌在足矣
2018-05-29 12:58:48
所以说后来Ang Lee搞4K、120fps这些劳什子去拍比利林恩有什么意义……
-
Chardonneigh
2013-07-11 04:00:19
很有趣老爷子在06年献上了一对极其出彩,两部分别用日美两军角度呈现的色调超赞剧本交相呼应的二战伦理片。《家书》也许更符合普通观众对“另类”剧本的挑剔但这也不能说明《旗帜》就略逊一筹。《家书》叙事剪辑不如《旗帜》那么独特所以就给我了个“冗长乏味”的印象= =|||我哪天重看
-
Seamoon
2012-03-25 12:56:43
那么多飞机战船不知道是不是都真的,导演真牛逼,两部电影一起拍,看过当年奥斯卡颁奖典礼,这两部影片的镜头被放了许多次。
-
半袖
2013-07-24 00:20:14
前一半几乎看不懂,太乱太跳跃;后一半安稳下来好好说战士们的内心冲突和世态炎凉才终于有了一点感觉,但也只是隔靴搔痒。虽然是说父亲如何,但剧中“父辈”一点都不突出,叫这个名字真牵强。里面说很多时候战士们不是为了国家而战,而是为了战友而战,这句话很有人味,也真实。愿世界和平。
-
鲜有废客
2024-02-29 01:18:37
3.7分。
伊斯特伍德用一个战争的图腾,串联起整部电影,让三位“幸存者”经历着看似荣幸,实则愧疚的国民性赞誉。在此期间,他们不断闪回到那一幕幕悲壮场景里,战友的牺牲,敌人的反扑,生与死的转瞬变化,命运的无常驱使,都催逼着他们展示出截然不同的性格光谱。
荣誉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宏大谱图里的某个拼图真的很重要吗?伊斯特伍德用那些荒诞、纸迷金醉的筹募大会,试图解答这一问题。影片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一幕,是印第安士兵不顾一切,徒步前行,将真相告知战友的家人。也只有看到这一幕时,我们才能明白荣誉真正的沉重和意义。它不该是宏大理念的砖块,而应该是渺小个体的冠冕。
-
黯黠
2014-05-17 23:00:56
最後30min才知道第一人稱是Doc的兒子0 0
意料之外地居然不是戰爭片,也沒有徹底地政治反諷,後面略感人,但整體就還好
Neal McDonough老演軍人
-
色文
2011-12-27 05:47:00
父辈的照片儿、背后的故事!战争的噩梦有一半在它结束之后才会展现。采访手记+回忆录,对于习惯被电影伺候的人来说,这种剪辑和叙事会很让人恼火。若对战史不甚了解,那就剩不下多少沟通的空间了。。。描述日军的姊妹篇大概会更受肯定些。三星半
-
Panda的影音
2021-01-05 22:42:25
如此看来,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两部2006年导演作品《硫磺岛的来信》和《父辈的旗帜》还挺适合搭配在一起前后观影的。—— 时势造英雄,媒体造名人。有些英雄可有可无,没了他可能会出现另一个他?没了他们时间照样走、地球照样转,只不过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命运可能因此有所不同,可能变坏也有可能更好?不管过去还是现在,有些人讲述英雄名人事迹,时常直言那些正面,却忽略了平常面乃至反面的存在。人无完人,一个人的知识思想境界终究有限,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做事难免出错,再怎么夸大其词的鼓吹正面,其平常面和反面还是不会消失不见。……哎,说这些有的没的,等到人类灭绝乃至地球、太阳、宇宙都毁灭了,就没人Care了。
-
touya
2017-11-29 15:38:14
很惊喜的是没想到东木拍战争片场面调度也能这样好,宏大紧张,登陆第一战视角切换也有些意思。影片整体比较弱,支线交错乱,可惜了这个让人唏嘘的战争与人性的故事。何谓战争英雄,人们从他们身上获取希望,政客获取利益,但他们内心的痛苦和需求却无人问津。
-
侯二六
2019-03-11 01:01:22
不同於後來《敦克爾克》同一時空的多線敘事,《硫磺島的英雄們》現代訪談、公債巡迴募款及硫磺島戰場三線敘事加上犬死橋段很打斷觀影情緒,但抽離戰爭片的情感堆砌或許就是導演想要的效果——一種自下而上的敘事,沒有臧否、不是反英雄,而是平民英雄的整個人生(尤其是Ryan Phillippe演的醫護兵),包含他們解甲歸田的生活。又,Barry Pepper這位加拿大老兄在《搶救雷恩大兵》與這部演美軍都很搶戲。
-
孤独症发作中
2012-02-09 12:47:58
不太强调主旋律,只是描述战争的伤害,无辜的生命,和姐妹篇 硫磺岛家书一起看比较好
-
未来有限事务所
2011-03-13 00:50:00
原来不是所有的二战大片都好看。又是一部想讲的东西太多但最后只把观众搞混乱的片子。另,Ryan你长得真好看~就是没啥演技= =
-
瓦力
2020-03-16 20:39:19
重温补标。老东木的两部“硫磺岛”电影,切入点都选得太好,毋庸置疑的经典。特别喜欢最后一段旁白:“也许这世上并没有英雄,只有我父亲这样的普通人,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英雄的称号会让他们这么不自在,英雄都是我们塑造出来的,我们需要英雄,因为不这么做我们就理解不了为什么有人可以为我们流血牺牲。我们父辈出生入死,流血牺牲,都是为了他们并肩作战的战友,他们也许曾为祖国而战,但他们是为战友而死,如果我们真要缅怀这些人,就应该记住他们真实的一面,正如我父亲记住的那一面。” // 2024.5.5 三刷
-
有心打扰
2016-11-22 13:22:24
零散式的叙述不断推进,直到最后拼图的碎片终于拼凑出一幅完整而且壮观无比的画面。战争的残酷、英雄的意义、奋战的理由、死亡的分量、真相的压抑等等,还有镜头、剪辑、画面、配乐、人物塑造,共同铸就了这部电影的精彩和伟大。
-
楚恻
2012-05-19 03:05:46
Eastwood的片子总是需要细细的琢磨,才能嚼出味道来。
-
Memento Mori
2010-06-04 14:44:50
炉火纯青的电影影响力。Clint Wastwood一贯的冷峻硬气。
-
Bill
2008-09-02 15:46:14
有深度有反思 但个人感觉相对来说还是《硫黄岛的家书》比较好看 更加通畅 这部剪辑的初衷是好的 但最后的效果是让人看着看着就觉得平淡了 这个故事很深 其实理应拍出更加精彩的一部戏
-
小野山猪
2012-12-07 23:15:58
焦点聚集在事件的真相和普通战士的战后生活。英雄的塑造过程和战争中的真相两条线索交错发生,时间不是线性的,空间不是固定的,不同人回忆的交叉,不同场景的回转阐述。我们终究要面对历史的真相,终究要面对内心真正的自我。英雄,只是人们用口水和鲜花捧出的虚幻,只是用水泥和钢筋塑造的假象。
-
lmp
2007-12-02 02:55:53
与硫磺岛的来信为姐妹片。Yeah, Heros are those we made. They can fight for the country, but at that moment, they just fight for the guys beside them.
-
mOco
2017-04-06 22:28:47
剧本的核心冲突不够戏剧化,更多的在于反思,东木则用巧妙的结构与精湛的剪辑掩饰了缺陷同时让影片能准确传达想要传达的信息,虽然如此呈现影响了叙事的流畅性。太棒的切入点和视角。ps:东木还是本片配乐?真全才……
-
神仙鱼
2015-09-12 15:32:39
真实的战争只在战场上。斯皮尔伯格参与制作,可以看到一些影子,尤其那场抢滩登陆戏让人不可避免的想到瑞恩。一张照片的切入角度,以及由这么普通的事放大出的反思力量很棒。但除了印第安人,包括主角在内的照片上其他5个人物的塑造于我个人来说都太扁平。结尾略拖沓。主题配乐简单却有力动人。
-
樂啊樂
2019-08-08 21:41:36
和硫磺岛结合起来看,老东木一个事件可以拆分成两部作品,两方军人,那一边思家,这一边得了ptsd,整体的思路跟李安的中场战事一样,但是战争戏太千篇一律了,日军的一些镜头跟硫磺岛里面的一样,现在与过去的转场不是特别满意。
-
爹 我亲爹
2010-03-13 07:55:27
我感兴趣的地方在于它是如何解释当年对插旗照片的摆拍质疑的
-
咸梅超人
2011-04-27 18:28:09
开始时间轴太乱了一头雾水/"maybe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heroes.heroes are something we create something we need"
-
王大大
2012-02-08 14:40:26
这部片子反思画面太多了,看起来有些累人。导演的重点把握的不是很好。
-
coie
2023-04-27 14:01:03
英雄这个符号,和传说里的神怪一样,宣传意义大于实际荣耀。一张照片引发的关于英雄符号的思考。煽情的痕迹略重,有点散。第一次“死亡”是士兵落水,出于大局考虑,没军舰停下来救他。后面照片里认错一个人,也是出于大局考虑,没有及时去纠正。集体和个人,表面和内里的矛盾才是真正让Iggy崩溃的原因吧。
-
眼眶有点屎。
2019-04-26 11:21:43
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们永远无法知道战争的残酷,当他们的容貌被岁月所侵蚀,但我相信他们仍然会梦见兄弟们的血肉横飞,依旧可以听见炮火贯穿耳膜,子弹在耳边划过,硝烟弥漫的上空,受伤的士兵在一声声呼喊着看护兵。战争中没有英雄只有幸存者,折钵山的旗帜不属于受战争之创的士兵,它只属于媒体与资本运作的产物。看完有难以言喻的悲情在心中囤积,佩服导演的功力。
-
纯情奶1
2023-01-16 17:11:42
挺有意思的,和《硫磺岛的来信》是一场战役分两个视角,几个地方和另一个电影能对上号的感觉挺神奇。里面还分了三个时间,战场上,归国当吉祥物时,和很久以后。没想到站在台上当英雄,满目烟花宛如炮火的情景,先于比利林恩十年就有了。一张不经意间拍摄的照片包括里面的人都成了国家号召人民买债券的宣传。感觉最惨的是那个印第安人ira,在硫磺岛是战争英雄,回国连酒吧都不让进看的想吐,恨你们这些自大的美国人。好看确实是没有硫磺岛的来信好看,但战争类的只要不太离谱我还是看不腻的。从山上看海面上密密麻麻的舰船有点酷。
-
TesLa
2010-01-30 10:17:20
Heroes are something we create,something we need.
-
Memoricry
2012-01-20 13:55:03
老婆,回来的那天看的,不过直到今天才看完呼呼,嗯,老婆,抱抱吧!老婆,这部电影我给了五星,就是感觉战争无论如何都是残酷的,都是不好的,不管以什么目的什么口号,嗯,包括志愿军入朝,呼呼,老婆,那张象征国家胜利的照片真的很好看,不过有时历史有点讽刺,算不算摆拍,呼呼,嗯,老婆,想你了
-
Lupin_3rd
2011-08-28 18:43:03
看完flags后 觉得比硫磺岛家书还好……
-
叉叉小箭猪
2011-03-12 08:35:20
东木头在表现沉重话题时,能展现出他最擅长的不紧不慢的风格,徐徐展开的人物剖析以及故事叙述,正能把题材的力量发挥出来,并且直击观者的心灵。唯一的缺憾是,后面有些散,让影片显得稍微长了点。
-
孑然殇逝
2012-01-04 23:24:16
我只是想来看Paul Walker,但是他却是个打酱油的角色,帅哥Ryan Phillippe足够好看了,可就是差那么一点点气场。战争永远就是少数人为了某种利益的借口而已,苦的只是那些无辜的平民。
-
肥壮壮
2009-09-08 14:25:55
比起其姊妹片,硫磺岛家书还是差一些,结尾游泳那点还不错
父辈的旗帜豆瓣热评
四月物语 2007-04-29 09:40:11
伊斯特伍德就是个神!本片还包办了配乐。主人公按照原型样貌接近挑选的。闪回,三个人分别是理智、热情和感性。还有印第安民族的种族问题。美国政界和军方的虚伪。人们的麻木。真实的英雄。战争场面激烈,血腥,真实。没有更多刻画仇恨,说的只是战争本身,客观角度对人性的爱,战友亲人。舆论的投机性的讽刺。反战的主题。点面俱到,紧凑好看,内涵深刻。2006年的最佳影片之一。片尾是历史真实相片回顾,很珍贵。
花儿果果 2011-11-23 16:05:15
旗帜,英雄,都是根据需要制造出来的,真实的故事不精彩,但不该被埋没。老牛仔出口,得细品。
八月槎 2007-07-30 15:46:27
伊斯特伍德这个老渣皮,越老越炉火纯青,本片和《硫磺岛来信》堪称双壁!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2010-12-29 16:22:50
关于硫磺岛战役的又一个故事。We create heroes, because we need heroes。战争场景表现手法跟兄弟连和太平洋战争差不多,这好像都成了美国战争大片的固定模式,但是很有用。可惜再没战场给男儿扬名立万,也庆幸目前没有战场让男儿血肉横飞。
巴喆 2012-11-23 10:02:56
老爷子再次给了我感动和力量,不是因为他拍的有多血腥多英雄,而是因为他拍出了人性的真实。画面黑暗,场面弘大,战争画面相当真实,尤其是后半段的那段吉他小调背景配乐,非常令人动容。PS:只要有必要,英雄是可以虚构的,比如在某地。8
托尼·王大拿 2013-11-06 17:32:00
除了跳剪用的太多以至于打乱了全片的节奏,这片子还是不错的,也完全不是赤裸的主旋律:小光圈,低对比度调色,用极端的残酷来反衬一种普通人的平常,中间还穿插着讽刺与反思,东木头水准之作。
我呼吸的空气 2011-10-16 15:23:51
角度选得极好,人物过多,结构有些乱,导演想表达的东西似乎有些太多了,反而每一点都匆匆忙忙的,蜻蜓点水。演员表现一般,最为亮眼的当然是那个原著民。7.5 out of 10
柯里昂妮 2019-10-06 19:54:01
硫磺岛战役的一体两面,东木的《硫磺岛来信》显得多少有些水土不服、意识冲突,但在《父辈的旗帜》里显然找到了更适合他本土性的切入点。一张照片牵扯出战争本身的荒谬、对掌权者的讽刺、对美式价值观的怀疑。那些宏大的意义被个体生命的尊贵消解了,东木为的是一个个鲜活的、英勇的生命正言,历史虽会过去,但生命的意义长存。
观天 2019-05-07 11:35:25
前:反动《大兵瑞恩》;后:碾压《比利林恩》 综合(剧透):《硫磺岛的来信》套拍电影,共享部分场景和镜头,两片可拼接为一个完整文本。模仿《大兵瑞恩》开场推镜头转场,但时间线顺序相反。借《瑞恩》主题“我们不会抛下任何一个兄弟”来做反讽,展现真实战争的残酷性和荒诞性。大量交叉剪辑/闪回,多以台词和场景做相似性转场。作为本片核心事件的“插国旗照片”以及它所“制造”出的战争英雄本身就是荒诞的,记错插旗人又增添了一层荒诞,而这一切荒诞的来源则是精明的媒体资本家政客以及渴望得到英雄的狂热民众。被自己人打死的士兵,被媒体捧上神坛又被拉下神坛的英雄,在战争中,荒诞比残酷更真实。李安认为战争英雄被当做小丑是可悲的,东木则更进一步:根本就不存在所谓战争英雄。相比东木,李安对战争的认识还是嫩了些。可惜本片旁白太多。
赱馬觀♣ 2010-02-16 13:24:45
英雄巡回募款,受到政要接见。参议员问绰号酋长的大兵,“我听说你用印第安战斧砍日本人。是真的吗?”“不,先生。”“跟他们说是。故事更精彩!”……可见“撕鬼子大法”的确是作为一种反讽手法出现。但差别在:父亲旗帜中,我们感受到讽,因有“正”的对照。而中影将其上升到风格,几乎与胡拍无异。
圆首的秘书 2019-08-30 00:24:14
比利·林恩的先驱,除掉120帧这种技术,其实父辈的旗帜在任何层面都绝不逊色
易 2012-11-26 13:15:24
关于战争的反思我们已经看了很多,但是这部影片依旧算是精彩,由于过于的尊重事实,已经把重点放在三个士兵对英雄的认识上,这部战争片并不精彩激烈,但是内在的分析却弥足精彩,《硫磺岛的来信》因为虚构,所以好看而人性,但是战争并无人性。
Wayne 2007-01-11 02:21:20
首先要知道這部片子來頭可是不小啊,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還有斯皮尔伯格的監製,其實剛開始還以為是一部戰爭片呢,看完之后覺得影片不是説戰爭了,而是所謂的英雄,以及英雄的後來的遭遇,戰爭雖然也是龐大的,殘忍的,或許以前看過太多的戰爭場面,這片子幷沒有給我留下戰爭場面的印象,倒是戰爭場面時候用的淡淡的彩色(差不多是黑白了)確實有種戰爭的真實感覺在裏面.覺得影片中間的講述三個"英雄"的城市巡迴演說著墨太多,沒有讓人看下去的欲望,到時后麵英雄們後面的遭遇比較讓人感覺傷感,或者是國家需要英雄的時候妳才是,不需要的時候
安蓝·怪伯爵 2010-04-27 21:42:16
电影的切入点,加分!别忘看字幕后。
思路乐 2020-03-23 22:13:09
【A】切入点实在是太好太好,最后半小时无懈可击,又一次被东木这种现实而残酷的调性给无情击穿。反英雄、反宣传、反主旋律,用沉重的战争创伤去戳破众生相的虚伪,然后又将这一切交给时间,在无尽的阴霾中缓缓步入荒诞而静寂的结局。东木一如既往地把质问抛向政府,用愤怒发难高层,把最珍贵的温情留给镜头下那些被聚焦的个体。
应用层协议 2021-01-10 05:26:08
查了一下,自己是12年看的《硫磺岛家书》,时隔八年多,终于是把带子的A面听完了。东木请来老斯当监制,战争场面基本因循了《拯救大兵》的风格,但《父辈的旗帜》倒很可以视作《拯救大兵》的B面,老斯是正写的英雄主义颂歌,东木是反写的英雄主义自省。其实翻看东木的创作生涯,他并不是一个很擅长多人物、多线索以及复合表达的导演,他真正拍得好的片子,往往就是专注讲好一两件事、拍好一两个人。到了《父辈的旗帜》,人物、故事线还有主题表达一多,他的掌控力一下就显得捉襟见肘,最终呈现的效果就是有些杂乱,反观《硫磺岛家书》,可能是因为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对手,表达欲没那么溢出,各方面都要凝练不少。不管是当初评论届的反响还是现在的观感,硫磺岛一战的B面确实是比A面更好一些。另外看完这个更加觉得李安拍比利林恩真是没啥大意思。
小黄豹 2011-06-23 11:01:23
他们被当作英雄送返回国,却在狭小的列车过道痛哭失声,宁愿死在兄弟们的身边。" They may have fought for their country, but they died for their friends. "
小A 2010-11-05 10:30:30
又重新仔细看了一遍,才发现好像没第一次粗看时候那么烂,其实老头导得挺好的,问题出在故事上,这个剧好像没什么像样的冲突,哈吉斯一直在渲染的矛盾核心其实看上去并不是一个非常令人纠结的点。不过金牌编剧所架构的渲染性桥段还是挺给力的。
Hugogo 2012-08-10 22:12:04
和《胡佛》一样,时空错乱,媒体时代的英雄都是按需而造。
舌在足矣 2018-05-29 12:58:48
所以说后来Ang Lee搞4K、120fps这些劳什子去拍比利林恩有什么意义……
Chardonneigh 2013-07-11 04:00:19
很有趣老爷子在06年献上了一对极其出彩,两部分别用日美两军角度呈现的色调超赞剧本交相呼应的二战伦理片。《家书》也许更符合普通观众对“另类”剧本的挑剔但这也不能说明《旗帜》就略逊一筹。《家书》叙事剪辑不如《旗帜》那么独特所以就给我了个“冗长乏味”的印象= =|||我哪天重看
Seamoon 2012-03-25 12:56:43
那么多飞机战船不知道是不是都真的,导演真牛逼,两部电影一起拍,看过当年奥斯卡颁奖典礼,这两部影片的镜头被放了许多次。
半袖 2013-07-24 00:20:14
前一半几乎看不懂,太乱太跳跃;后一半安稳下来好好说战士们的内心冲突和世态炎凉才终于有了一点感觉,但也只是隔靴搔痒。虽然是说父亲如何,但剧中“父辈”一点都不突出,叫这个名字真牵强。里面说很多时候战士们不是为了国家而战,而是为了战友而战,这句话很有人味,也真实。愿世界和平。
鲜有废客 2024-02-29 01:18:37
3.7分。 伊斯特伍德用一个战争的图腾,串联起整部电影,让三位“幸存者”经历着看似荣幸,实则愧疚的国民性赞誉。在此期间,他们不断闪回到那一幕幕悲壮场景里,战友的牺牲,敌人的反扑,生与死的转瞬变化,命运的无常驱使,都催逼着他们展示出截然不同的性格光谱。 荣誉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宏大谱图里的某个拼图真的很重要吗?伊斯特伍德用那些荒诞、纸迷金醉的筹募大会,试图解答这一问题。影片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一幕,是印第安士兵不顾一切,徒步前行,将真相告知战友的家人。也只有看到这一幕时,我们才能明白荣誉真正的沉重和意义。它不该是宏大理念的砖块,而应该是渺小个体的冠冕。
黯黠 2014-05-17 23:00:56
最後30min才知道第一人稱是Doc的兒子0 0 意料之外地居然不是戰爭片,也沒有徹底地政治反諷,後面略感人,但整體就還好 Neal McDonough老演軍人
色文 2011-12-27 05:47:00
父辈的照片儿、背后的故事!战争的噩梦有一半在它结束之后才会展现。采访手记+回忆录,对于习惯被电影伺候的人来说,这种剪辑和叙事会很让人恼火。若对战史不甚了解,那就剩不下多少沟通的空间了。。。描述日军的姊妹篇大概会更受肯定些。三星半
Panda的影音 2021-01-05 22:42:25
如此看来,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两部2006年导演作品《硫磺岛的来信》和《父辈的旗帜》还挺适合搭配在一起前后观影的。—— 时势造英雄,媒体造名人。有些英雄可有可无,没了他可能会出现另一个他?没了他们时间照样走、地球照样转,只不过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命运可能因此有所不同,可能变坏也有可能更好?不管过去还是现在,有些人讲述英雄名人事迹,时常直言那些正面,却忽略了平常面乃至反面的存在。人无完人,一个人的知识思想境界终究有限,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做事难免出错,再怎么夸大其词的鼓吹正面,其平常面和反面还是不会消失不见。……哎,说这些有的没的,等到人类灭绝乃至地球、太阳、宇宙都毁灭了,就没人Care了。
touya 2017-11-29 15:38:14
很惊喜的是没想到东木拍战争片场面调度也能这样好,宏大紧张,登陆第一战视角切换也有些意思。影片整体比较弱,支线交错乱,可惜了这个让人唏嘘的战争与人性的故事。何谓战争英雄,人们从他们身上获取希望,政客获取利益,但他们内心的痛苦和需求却无人问津。
侯二六 2019-03-11 01:01:22
不同於後來《敦克爾克》同一時空的多線敘事,《硫磺島的英雄們》現代訪談、公債巡迴募款及硫磺島戰場三線敘事加上犬死橋段很打斷觀影情緒,但抽離戰爭片的情感堆砌或許就是導演想要的效果——一種自下而上的敘事,沒有臧否、不是反英雄,而是平民英雄的整個人生(尤其是Ryan Phillippe演的醫護兵),包含他們解甲歸田的生活。又,Barry Pepper這位加拿大老兄在《搶救雷恩大兵》與這部演美軍都很搶戲。
孤独症发作中 2012-02-09 12:47:58
不太强调主旋律,只是描述战争的伤害,无辜的生命,和姐妹篇 硫磺岛家书一起看比较好
未来有限事务所 2011-03-13 00:50:00
原来不是所有的二战大片都好看。又是一部想讲的东西太多但最后只把观众搞混乱的片子。另,Ryan你长得真好看~就是没啥演技= =
瓦力 2020-03-16 20:39:19
重温补标。老东木的两部“硫磺岛”电影,切入点都选得太好,毋庸置疑的经典。特别喜欢最后一段旁白:“也许这世上并没有英雄,只有我父亲这样的普通人,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英雄的称号会让他们这么不自在,英雄都是我们塑造出来的,我们需要英雄,因为不这么做我们就理解不了为什么有人可以为我们流血牺牲。我们父辈出生入死,流血牺牲,都是为了他们并肩作战的战友,他们也许曾为祖国而战,但他们是为战友而死,如果我们真要缅怀这些人,就应该记住他们真实的一面,正如我父亲记住的那一面。” // 2024.5.5 三刷
有心打扰 2016-11-22 13:22:24
零散式的叙述不断推进,直到最后拼图的碎片终于拼凑出一幅完整而且壮观无比的画面。战争的残酷、英雄的意义、奋战的理由、死亡的分量、真相的压抑等等,还有镜头、剪辑、画面、配乐、人物塑造,共同铸就了这部电影的精彩和伟大。
楚恻 2012-05-19 03:05:46
Eastwood的片子总是需要细细的琢磨,才能嚼出味道来。
Memento Mori 2010-06-04 14:44:50
炉火纯青的电影影响力。Clint Wastwood一贯的冷峻硬气。
Bill 2008-09-02 15:46:14
有深度有反思 但个人感觉相对来说还是《硫黄岛的家书》比较好看 更加通畅 这部剪辑的初衷是好的 但最后的效果是让人看着看着就觉得平淡了 这个故事很深 其实理应拍出更加精彩的一部戏
小野山猪 2012-12-07 23:15:58
焦点聚集在事件的真相和普通战士的战后生活。英雄的塑造过程和战争中的真相两条线索交错发生,时间不是线性的,空间不是固定的,不同人回忆的交叉,不同场景的回转阐述。我们终究要面对历史的真相,终究要面对内心真正的自我。英雄,只是人们用口水和鲜花捧出的虚幻,只是用水泥和钢筋塑造的假象。
lmp 2007-12-02 02:55:53
与硫磺岛的来信为姐妹片。Yeah, Heros are those we made. They can fight for the country, but at that moment, they just fight for the guys beside them.
mOco 2017-04-06 22:28:47
剧本的核心冲突不够戏剧化,更多的在于反思,东木则用巧妙的结构与精湛的剪辑掩饰了缺陷同时让影片能准确传达想要传达的信息,虽然如此呈现影响了叙事的流畅性。太棒的切入点和视角。ps:东木还是本片配乐?真全才……
神仙鱼 2015-09-12 15:32:39
真实的战争只在战场上。斯皮尔伯格参与制作,可以看到一些影子,尤其那场抢滩登陆戏让人不可避免的想到瑞恩。一张照片的切入角度,以及由这么普通的事放大出的反思力量很棒。但除了印第安人,包括主角在内的照片上其他5个人物的塑造于我个人来说都太扁平。结尾略拖沓。主题配乐简单却有力动人。
樂啊樂 2019-08-08 21:41:36
和硫磺岛结合起来看,老东木一个事件可以拆分成两部作品,两方军人,那一边思家,这一边得了ptsd,整体的思路跟李安的中场战事一样,但是战争戏太千篇一律了,日军的一些镜头跟硫磺岛里面的一样,现在与过去的转场不是特别满意。
爹 我亲爹 2010-03-13 07:55:27
我感兴趣的地方在于它是如何解释当年对插旗照片的摆拍质疑的
咸梅超人 2011-04-27 18:28:09
开始时间轴太乱了一头雾水/"maybe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heroes.heroes are something we create something we need"
王大大 2012-02-08 14:40:26
这部片子反思画面太多了,看起来有些累人。导演的重点把握的不是很好。
coie 2023-04-27 14:01:03
英雄这个符号,和传说里的神怪一样,宣传意义大于实际荣耀。一张照片引发的关于英雄符号的思考。煽情的痕迹略重,有点散。第一次“死亡”是士兵落水,出于大局考虑,没军舰停下来救他。后面照片里认错一个人,也是出于大局考虑,没有及时去纠正。集体和个人,表面和内里的矛盾才是真正让Iggy崩溃的原因吧。
眼眶有点屎。 2019-04-26 11:21:43
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们永远无法知道战争的残酷,当他们的容貌被岁月所侵蚀,但我相信他们仍然会梦见兄弟们的血肉横飞,依旧可以听见炮火贯穿耳膜,子弹在耳边划过,硝烟弥漫的上空,受伤的士兵在一声声呼喊着看护兵。战争中没有英雄只有幸存者,折钵山的旗帜不属于受战争之创的士兵,它只属于媒体与资本运作的产物。看完有难以言喻的悲情在心中囤积,佩服导演的功力。
纯情奶1 2023-01-16 17:11:42
挺有意思的,和《硫磺岛的来信》是一场战役分两个视角,几个地方和另一个电影能对上号的感觉挺神奇。里面还分了三个时间,战场上,归国当吉祥物时,和很久以后。没想到站在台上当英雄,满目烟花宛如炮火的情景,先于比利林恩十年就有了。一张不经意间拍摄的照片包括里面的人都成了国家号召人民买债券的宣传。感觉最惨的是那个印第安人ira,在硫磺岛是战争英雄,回国连酒吧都不让进看的想吐,恨你们这些自大的美国人。好看确实是没有硫磺岛的来信好看,但战争类的只要不太离谱我还是看不腻的。从山上看海面上密密麻麻的舰船有点酷。
TesLa 2010-01-30 10:17:20
Heroes are something we create,something we need.
Memoricry 2012-01-20 13:55:03
老婆,回来的那天看的,不过直到今天才看完呼呼,嗯,老婆,抱抱吧!老婆,这部电影我给了五星,就是感觉战争无论如何都是残酷的,都是不好的,不管以什么目的什么口号,嗯,包括志愿军入朝,呼呼,老婆,那张象征国家胜利的照片真的很好看,不过有时历史有点讽刺,算不算摆拍,呼呼,嗯,老婆,想你了
Lupin_3rd 2011-08-28 18:43:03
看完flags后 觉得比硫磺岛家书还好……
叉叉小箭猪 2011-03-12 08:35:20
东木头在表现沉重话题时,能展现出他最擅长的不紧不慢的风格,徐徐展开的人物剖析以及故事叙述,正能把题材的力量发挥出来,并且直击观者的心灵。唯一的缺憾是,后面有些散,让影片显得稍微长了点。
孑然殇逝 2012-01-04 23:24:16
我只是想来看Paul Walker,但是他却是个打酱油的角色,帅哥Ryan Phillippe足够好看了,可就是差那么一点点气场。战争永远就是少数人为了某种利益的借口而已,苦的只是那些无辜的平民。
肥壮壮 2009-09-08 14:25:55
比起其姊妹片,硫磺岛家书还是差一些,结尾游泳那点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