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岗岩下的花生
2014-08-28 12:33:00
大家都评论这纪录片的研究学术意义有多大,确没人提起那个最终在不知名宾馆死掉的女孩。
-
paradiso
2014-07-23 09:31:40
天生三大不利:黑,穷,基。记录已经逝去的80年代末哈莱姆黑人同志区生态,看上去像另一种帮派社会,离家少年被纳入数大家族,几乎没有老同志的身影。变装皇后间的rap对战美其名曰Reading;Voguing是斗舞
-
可爱的我
2014-02-16 11:08:51
看完之后感慨良多。不知道纽约在三十年前就已经走到这么前面了,而且vogue完成了非主流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反噬,挺好。羡慕那些年轻drag queen拥有的梦想,钦佩几位年老的(pepper, dorian)drag queen的冷静与释然。真的,太神奇了。black, male and gay.
-
鎃อักษรไทย䨷礘
2021-02-20 04:12:08
9.0/10 一次对纽约20世纪80年代少数族裔地下LGBT群体drag/ball文化的视觉民族志记录。Drag之于少数族裔LGBT,恰似杀马特之于流水线农民工——从苦痛中孕育,通过对身体的改造与夸张性的畸变以抵达现实生活中永不可触的autonomy与alternative utopia,反向借由消费主义实现抵抗,并依靠相似的兴趣形成sisterhood式的社群联结。对于LGBT群体而言,masquerade与performance是深入骨髓的“天赋”(毋宁说是“后赋”)——ta们在生活中为了融入主流社会、为了从主流社会的目光中逃逸,而习得了如何"blend in"的方式、如何像个“正常人”那样行事的技巧。因此,变装的重点不在于衣着打扮,而在于是否足以以假乱真,既可出柜,亦可搬演入柜。
-
icebloom
2014-03-08 13:06:39
1991 Teddy Award for Best Documentary Film,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推荐给所有学Sexual Diversity Studies或Women and Gender Studies的人。
-
木上立
2017-03-10 17:37:33
在奇观(spectacle)社会中通过创造奇观满足需求(同时获得个人的身份认同),是积极的生存策略还是对现实的妥协让步,取决于其动机 以及如何对待现有权力结构? 非常棒的城市社会空间研究案例
-
本质鳖屎eznf
2020-02-22 00:18:19
传奇经典不需要任何解释。从前她们模仿传奇,如今她们就是传奇。前人用鲜血淋漓的爪子刨出来的路,后人不能随意踏上拍张自拍发发IG就算了,要记住脚下的每一寸路是谁刨出来的,是怎样刨出来的。哪怕那些喷洒而出的彩虹色的血在太阳的照耀下印出彩虹,也绝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路还要继续刨,但愿不要再有鲜血。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2015-07-04 06:00:55
开启“新酷儿浪潮”的泰迪熊奖纪录片,用舞厅文化展示少数族裔的身份认同、物质欲望还有梦想——真的是性向在燃烧啊!(两个13岁小朋友戳中我心窝了...)
-
十八爷
2015-11-24 09:49:00
八十年代纽约变装舞会,黑人,同性/跨性别者。这世界并没有弯与直,只有富有与贫穷。
-
Eddie
2019-05-04 22:21:54
感觉pose里面很多主角借鉴了这个纪录片的,还找了Rupaul里面很多台词诸如“You own everything ”。90年代初NY的同志文化仍然很地下,这近三十年的struggle真的不知道含了多少血泪。也难怪他们那么崇拜把drag ,voguing,queer 等边缘文化带到主流媒体中的麦姐和鲁皇。
-
幽灵不会哭
2021-07-13 11:01:31
巴黎在燃烧其实是在纽约做着巴黎的梦,纪录片看似是呈现80年代末期纽约地下异装癖的群像,实际上暗示着80年代保守主义回归,少数群体生存艰难的现实图景,他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冷眼和不解,无家可归的宿命,甚至是死在街头的惨剧,艾滋病的阴影和未知生活的迷茫,纪录片并没有在身份认同上纠结太多,因为每一个人似乎都清楚自己存在的目的和为之而奋斗的决心,这个世界并没有抛弃他们,在这里他们会加入不同的“家”,然后依据标签去参加不同的走秀比赛,但渐渐地不同“家”之间的斗争都在加速着这个圈子的“内卷”,需要更漂亮的衣服,在时尚产业繁荣的年代里这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但他们又只有梦想这唯一的依靠,如果梦想能换取金钱该有多好呢,时尚舞能出圈,但注定也不会被主流认可,参加模特选拔,比不过“真正”的女人,现实仍然在碾压着梦想
-
李逍遥
2019-06-06 07:53:38
很好的一部紀錄片,讓我可以更深入了解這個世界,特別是紐約的黑人LGBT文化,雖然時代一直在變,至少可以知道是如何發展成今天這個樣子的,進而可以一窺紐約和美國文化是如何影響世界的;就算是LGBT一員我必須承認我以前看到這些變裝的人也會產生不適,但我發現我現在已經完全可以接受和欣賞他們了,儘管我和他們還是很不一樣,但可以理解了。來自美國紐約底層黑人族群的娛樂和音樂文化為何可以發展繁榮進而影響世界在這部影片可以找到一部分答案,那些在底層的人們相比錦衣玉食位高權重的人有更多的自由更不受束縛,通過模仿學習白人生活方式以及時尚衣著文化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力動手能力以滿足自己的幻想和完成自我救贖,雖然開始只是創造一個幻覺自我滿足,但這個過程形成了自我的以及群體的升華激發了更有活力的生命能量。
-
糯木
2021-09-12 15:28:37
虽然很久以前就想看了,但当时以为是一部关于法国巴士底狱的影片,谬之千里,其实是一部关于酷儿群体Ballroom文化的纪录片。看完《姿态》后再补这部,对Ballroom文化有了更真实的了解,学习了包括”Reading“”Shade“”Voguing“在内的一系列Ballroom文化词汇,知道原来姿态里这种Ballroom文化的诞生,是源于白人的Ballroom最开始排斥非白人族裔,因此非裔和拉丁裔决定创立自己的Ballroom;他们把在现实生活中装直的生存之道,变成华丽的走秀项目,把白天被直人诋毁的恶毒话语,变成Ballroom中翻转污名的Shade语言艺术;又从Shade语言创造出属于自己族群的新舞蹈——Voguing,被麦当娜做成歌之后,Voguing这种完全源自被压迫的地下酷儿群体的舞种一举杀入流行视野,太棒了。
-
叶洲
2022-02-15 15:57:40
我一直不喜欢看边缘人群题材的纪录片,因为常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放大穷困,哭诉苦难,旁白煽情。这部电影则完全没有这糟粕。没有旁白,只有这些变装斗舞的gay和trans们的表演和自由诉说——或想赚大钱想出名,或想相夫教子,或带着一点智慧的人生感悟,就和其他普通人一样。他们骄傲地介绍和展示,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甚少诉苦,种族性向等等点到为止,连十来岁被赶出家门也是轻轻带过,懂得都懂。他们能这么快乐,少不了这些“家族”的收留和照顾,他们相亲相爱也勾心斗角,我一下子就感受了这个群体的强烈归属感,没有任何居高临下的评判或煽情。纪录片的一大抓人之处是几年后的回访,他们有的成名了,有的则下场凄惨,并无新事。13岁无父无母小朋友在凌晨街头的自如快乐最戳中我,不知他后来怎么样了。
-
弁才天莉莉丝
2020-06-28 06:31:01
pose前身,这是多少个姑奶奶啊 with 平 zfz
-
倪克斯
2021-02-16 12:49:32
忘记上次是什么时候看过,那时候感觉有些迷惑,也十分unrelatable,纽约街头午夜时分那两位笑容开朗的小男孩是我那次看后唯一印象深刻的部分。如今再看有多少gay culture reference是由此衍生,像是自己去了一个30年前的聚会,他们风采四射地坐在你面前,娓娓道来。潮流与先锋的革命永远是格格不入者奋力兴起,而他们想要的也是那么的简单,同每个人一样,只是在世上刻画下一道印记。
-
遠濤
2020-12-10 03:27:53
不难走进他们的世界,因为每个人都镜头感十足,男男女女,宏愿都如此坦率直接。他们大多数人是注定要失意的,但至少灿烂地燃烧过自己。
-
河狸的小骨头
2019-11-01 11:03:01
用舞厅文化展示性少数群体和少数族裔的身份认同、物质欲望以及梦想。在1990年前,这些并不为大众所知,Voguing也只能称得上是边缘文化。直到1990年麦当娜发布了她的最著名的作品之一“Vogue”,以及随后1991年纪录片《巴黎燃烧Paris is Burning》对外公映,这两个大事件,成为了Voguing文化被大众所接受的契机。特别是《巴黎燃烧Paris is Burning》,可以称之为是对于纽约地下舞会最真实的缩影,记录了Voguing以及Ballroom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兴衰;也是当时LGBT电影中少见的获得了多项国际主流奖项或是独立媒体的正面评价的电影。在2016年,《巴黎燃烧》被美国国家电影局选定为国家级影像遗产,被评为“在文化,历史以及视觉上影响深厚的作品“。
-
米粒
2019-06-17 09:48:41
80年代末纽约的同志舞厅文化。在艾滋危机的年代,人们互相扶持的一种家族般的感情,现在确实鲜有机会得见了。Janus发行的,应该是快要出CC了吧!
-
空洞琪琪
2019-05-17 12:48:36
应个今天的景。”when I come to the ball…I just feel right, feel right to be gay. There’s no place like it in the world… But the world should be like this.”
-
鲍勃粥
2021-02-09 09:49:41
8.3/10 (片中惊现Fran Lebowitz) 不仅是珍贵的美国后民运时代的性少数影像记录,更是对于身份的物质性反思。服装作为一种资本控制的景观形成手段,却在被压抑的人群中成为了一种梦想的体验手段,亦或是生理性的快感。不仅通过扮装质疑社会阶层以貌定夺的刻板印象,更是对于造星时代的反思。绚烂的镜头和丰富的不加修饰的自我展示容易使其遭受如“漠然的奇观化地展示被记录者”的批判,但却也在某种程度上谋合了被记录者的本意。对于空间的内/外和公共/私人也有反思,舞厅成为了私下的公共空间。而变装比赛的体质是否会将压迫和社达主义的竞争意识代入本就已被压榨压迫的性少数群体。唯一有待斟酌之处则是如何有效结合某个体的叙事和对其归属的“家”的档案性展示,两者在结构上如何调和。
-
猫咪建筑师
2016-09-13 12:43:28
Paris is Burning ball是1986年,Venus是1965年出生的,最后说I‘m hungary的时候好TvT
-
黄小邪
2013-03-01 09:04:55
关于八十年代中后期纽约“化妆舞会”文化及浸淫其中的非裔与拉美裔男同志、易装及变性者。在国际电影节获奖无数,成为研究美国种族、性别/性向、阶层重要文本。也引发争议,认为白人导演剥削受访者,将奇观展示给观众,名利双收,而受访者依旧边缘贫困。
-
esoteric
2022-07-16 15:04:26
第一次了解变装,长见识,果然是纽约上海这种地方才能出现变装。/recognition produced by fashion and spectacle,可以类比于杀马特。非常非常残酷的一点,是几个场景都不约而同地说明:变成女人比做gay更惨,所以一个小哥嘲笑做变性手术的人,警告大家这是不可逆的,变成女人可能活得更糟糕;结尾娇小可爱的变性小姐姐被人杀死在旅馆,正是因为她变性太成功了,就分享了女性一直以来的危机和苦难。gay communities之间的战争也很有意思,以服饰和舞蹈为战场。最后展现这些人如何走向主流社会,请异性恋观众和评委,为hiv研究募集捐款。最爱彩蛋里的粉色大妈跳舞,宛如蝴蝶。
-
谋
2023-09-01 05:54:42
#Barbican #23459 酷儿纪录片,对比之前看的同题材影片本片不光展现了大量变装皇后的经历还把自我剖析和对变装皇后的理解展现的更纯粹些,尤其是画面与声音上的对比展示,太讽刺了,“不是模仿而是变成这些人“,“能够成为另一个幻想的人的状态”,大家展现着不同的理解,结尾处对于Pepper Labeija和Eileen Ford的发言记录对照看太震撼了。看完后想起了另一个少数群体的题材的电影《杀马特我爱你》,感觉整体的呈现和表达上是趋同的,同样的少数群体,同样反映出社会问题,族长与教父,家庭与家族等。章节的形式还不错,声音并没有因章节中断,这种连续性看非常舒适,也非常喜欢本片规避了正面的固定镜头的访谈的模式,最后结尾的橙色天空也让我想到了《橘色》。
-
瑴
2019-07-29 22:52:55
真實的POSE生活,以及充滿激情、夢想和溫情的人生。
-
42|o●ö
2013-01-14 21:31:11
她们。So many problems with society, aka people. 小时候我觉得自己can be anything,everyone,现在觉得只能做who I am supposed to be。感谢可君标记鼓动我没有拖延去下了这个电影。
-
哦空聶 ٩(͡๏̯͡๏)۶
2022-10-16 12:37:58
标记POSE。回头再看。你们简直太美了!
「我们删除所有的错误、瑕疵和证据,好让想象变得更完整。」人类永远都想融入群体,看透与超脱不过是长时间被排挤后的无奈之举。地下黑人同努力装扮成白人直,越有神韵越是高超,得分也越高。由此好像多理解了一点为什么要分1和0,为什么都搞同了还要努力变成异性恋,人们总想过得更好,总希望得到注意、重视、承认,否则,完全独立的「自我认同」的建构是很难的,群体/亲友会的浸染带来家(妈妈桑)的感觉,能够更好更快地促进个体的「自我认同」。当然也很可能受该群体的影响,暂时还未找到「真我」,不过人这一辈子都在寻找「真我」,能够先进入一个大类型的群体已然是很幸福的事了。希望前辈们杀出的血路,越铺越开阔。
-
散木
2022-11-13 05:39:46
纪录片的外壳,却类似戈达尔最激进时期的论文电影。醒目的插卡字幕增加了宣言效果,抛出众多新术语(house, shade, realness, reading等)并加以诠释,不同访谈者的对立观点也使论题逐渐复杂,避免纯粹的政治煽动而追求较全面的认知与理解。如同《中国姑娘》,访谈人与虚构角色的区别并不容易界定,每个人都是表演者,性别表演、舞会表演与镜头前的表演结合,让真实身份显得格外成问题。在片尾得知受访者之一Venus Xtravaganza被勒死,这是电影录制中发生的真事,也在叙事中精心设置为压轴情感高潮,感染力对我却很有限。记不清雷同的名字是一方面,但受访者所呈现出的面向非常单一扁平,自信自恋、反叛狂放、慕名拜金,代表着我最不欣赏的美国品质。我承认偏见影响了我的接受,但我仍希望看到不同的酷儿,而不是由美国激进话语主宰,塑造又一刻板印象。
-
生意.
2024-05-15 13:17:07
公开挑战关于品味、形式、意识形态、种族、阶级、社会性别和生理性别的传统理解,同时吸收了最保守和最激进的处理方式,采用引用、拼贴、杂糅等方法,将好莱坞和先锋派的风格交替使用。
-
刘念拉
2022-07-28 13:31:18
天真:我想变得有钱,有名。疲惫:我想过正常快乐的生活,但目前在谷底。看透:你没必要扭曲世界,好好享受就行。
-
持人的摄影机
2023-02-03 00:17:59
8.6/10。以纽约地下变装舞会为线索展示参加这些舞会的非裔/拉丁裔的男同/变装者/跨性别者的生活、个性与见解。影片资料详实内容丰富,但作为传统故事片(当然这是纪录片,但材料组织的方式是传统故事片式的)本片叙事较散,扣0.5。
-
巧比
2022-07-27 21:27:37
两年内看了三遍 每次感觉都不一样:第一次:三十年前queers和现在不一样,可能是因为复古可能是因为思潮,群体整个杂糅着思辨和世俗的气质,最普通的食物在他们眼里也可以有常人没有的opinion/2:问最简单最本质的问题回答可以最动人/3:当故事真正讲进去了 没人在乎虚焦 没人在乎closeup是否是长焦 bloomingdales那段动人 当drag和模特影星对话 旁边闪烁着新闻记者跟拍 真有种一切都触手可及的感觉 但后面紧接着跟着梦想及其他字眼 看着她们憧憬的神情 似乎还是更残忍一点 并不觉得30年过去trans的境况有任何改善/笔记:采访者的声音可以被收录入镜头 镜头:展现ambience, 展现肢体动作,展现interaction 讲关于自己越多越好 感受大于客观 实时提问
-
Sid
2021-11-15 04:35:57
补标 被过度吹捧的酷儿影像 如今来看也有几分不足 社群的对父权的内化每一天都在加重 然而我们需要属于我们自己的叙事
-
若汐
2011-12-23 06:22:49
不错的queer电影 13岁的小正太忒可爱!
-
贵久
2024-01-24 22:09:49
记录了一群如流星般划过80年代的人,要了解街头文化发展轨迹或回溯今天性少数平权心路历程必看。开片力塑了一个主流文化之外的亚文化江湖,性少数黑人是这里的主角,变装大会就是比武大会,“家族”是帮派,时髦的vouging是通用语言,大会上五分钟的闪亮登场是每个性少数个体辛酸生活的唯一报偿,世界观立住了,每条人物单线就走得各有唏嘘。影片没有回避局限性,与今天平权的自我骄傲不同,电影记录了处于80年代的她们还在追求一种模仿主流的生活,渴望回归传统家庭因而聚落为群;模仿白人生活方式而自我行为规训,这些都体现出一种被主流放逐后斯德哥尔摩症式的精神状态,可见今天的勇敢出列绝非一日之功。每个人都活得炙热理想,而纯粹距离死亡就是一线之隔,在她们的脸上,那种腌臜现实后的纤弱与燃尽自己的刚强的冲突感,令人久久难忘。
-
木阳
2021-01-28 10:08:14
同志生活光辉一面的纪录,也是边缘文化打入主流的个例。值得关注的是,同志群体在强调平等包容的同时,ball进行的是对“正常人”(白人、直人)的模仿。年轻的queen们的愿望不外乎是出名,成为有钱人,找到爱的男人。因此,其身份认同是否依旧建立在主流价值观之上?毒品、偷窃、谋杀等阴暗面被一笔带过;以及,如最后简单带过的那样,LGBTQ也好,女性也好,各群体平权不可分割。因为要求的是人权,不是特权。
-
AilsonAir
2021-03-16 00:08:55
本片在时间刻度上正处于80年代艾滋大流行和90年代国际同志运动兴起的交界点,可以说史料价值相当高。这群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他们的选择他们的期望,不仅仅代表了个体,更是代表了性少数群体所经历的时代特征。这种不计后果的洒脱,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也要纵情燃烧,真的特别具有时代特色。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正是如此。
-
白颜料4块8
2021-05-26 08:37:48
类似《杀马特我爱你》的纪录片,同为边缘人群的抱团取暖,但比杀马特文化丰富的多,甚至衍生出一种舞蹈类型。
-
电个爆炸头
2020-06-10 14:29:52
看上去,完全不同于这个世界,但我们的确是这个世界真实存在的一部分。欢迎来找我们,来到黑人男性同性恋的变装舞会,这里是我们的地下乐园。
-
智深来去无牵挂
2015-01-17 16:39:51
这些坚强地自娱自乐的变性人异装癖同性恋无家可归者stick together, form a family and everyone's just striving for a better life.
-
空空
2024-03-02 15:15:39
美剧《姿态》的前置纪录片,更真实、更悲凉。大家参与比赛最重要的动力就是那一瞬间的掌声,出了舞厅,他们又要被歧视、被侮辱。模仿得越像社会上的男人和女人、越像白人,越容易获胜。他们深知自己作为黑人男性同志,很难有出头天,所以至少着装和打扮努力模仿自己想成为的人,如果被认为很像,那就证明自己是有潜质的,只是没有机会。片尾一位mother对不做变性手术的解释和中年女装大佬对名望的反思,或许是他们能坚持那么久的原因,可怜的白人小美女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死在廉价旅馆的床下。
-
poisoning ink
2022-09-14 22:25:31
很奇怪,我小时候明明会有变装的冲动,但在某个成长的节点,这种冲动隐形了,或者说消失殆尽了,这可能与表演的社会性别有关,当然也可能无关。现在的状态就是很喜欢观看变装的人,但是自己却没有那种欲望,这算是一种欲望的嫁接吗?有的人用身体在表演,有的人用语言在表演,有的人用信念在表演……我们都在努力表演,展露那些最脆弱的自我,演出那个最残酷的世界。
-
踢迩达
2020-07-15 00:00:03
80年代末的纽约真是令人向往,这是酷儿版的The Warriors,边缘却如此绚烂,天堂与地狱交织在一起。
-
托尼·王大拿
2024-01-16 12:32:20
冷静、客观、平视,一篇伟大的社会边缘人记实报告。
-
坍塌
2018-09-16 00:33:23
结尾那两个少年对未来充满期待,很想知道他们现在过得还好吗?
-
脆战斗模式
2023-05-28 07:03:54
只想赞叹旺盛的生命力!作为一种诞生于绝望,来自(纽约)田间地头的艺术形式,Voguing真正让人思考什么是艺术,什么是文化。Ball里面的大部分人无疑是“粗鄙”“庸俗”“肤浅”的—— 他们没有读过书,对女性存在偏见,在街上打流,梦想是“当无忧无虑的白人千金”“想拥有顶级豪宅,相当CEO”。在剥夺一切之后,开出的艺术之花真的生命力太旺盛了。让我开始鄙夷我自己。看完很颠覆的感觉。人类群体很伟大。/国内也偶有捡垃圾做时装、《滑板鞋》这些,这片让我看到了人类的美,聚在一起产生的惊人能量。就像Ninjia说的,有的朋友去觉得ball“又臭又长”,我能想象,但仅需要几十年的发展就不一样了。/蔡依林的地才舞竟然是voguing。十几年前的我有眼不识泰山啊。虽然确实她跳得也不咋地。
-
Ongpr
2018-06-27 23:07:55
那个女孩说着自己想要一辆车,想要和爱人搬去别的地方,她说这些话的时候眼里闪着光啊,结局居然是被谋杀了…难过得很。想想当今变装秀的热度,三十年时间,多少人的血泪换来了今天的进步,正因如此我们才要继续奋斗下去
-
老泰瑞
2022-07-25 15:21:58
巴黎黑人同志们的地下狂欢。纪录片风格像《120BPM》一样,一边走肾,一边发声。
-
金魚陷落
2024-06-09 13:25:20
闪耀的珠宝和花哨的羽毛搭建为地下舞池天堂,音乐、舞蹈、变装秀充斥着这个不被外人踏足的小小乌托邦;离开舞台,走上街头,卸下装束,却不能回归——不,甚至没有拥有过所谓的「normal life」;对着镜头告白成为名流/富人/模特的梦想,现实给予沉闷撞击,Venus被不明身份的凶手掐死在酒店房间,舞会风云人物因艾滋并发症或其他疾病(心力衰竭、癌症、心脏病等)逝世,更多人则是继续因身份认知带来的不融入感被迫游走于社会边缘。变装是他们身份的救赎和逃离现实的法门,但不会指向永恒的光明。就像结尾的那首歌唱的,在这个地下天堂,他们所上演、投入、经历的一切,「It’s get to be real」
-
乐乐的le
2020-11-30 23:22:33
11-3 终于看了他。大概之前自己真的从读Pose的wiki开始真的以为就是讲ballroom文化是从paris流行起来的,结果是纽约,当然是纽约,怎么可以不是纽约呢?
-
小墨MO
2011-12-07 03:09:26
这片让我想起一个中国纪录片《唐唐》。不同处是这片很明媚,那片很忧伤。在这片儿里看到的是这些人的绽放,在那片里看到的是唐唐的心酸。其实我还挺喜欢这种题材的,只是这片采访太多,中间忍不住睡着了。。。
-
变脸大王
2022-09-30 16:48:56
我们删除所有的错误、瑕疵和证据 好让想象变得更完整
巴黎在燃烧豆瓣热评
花岗岩下的花生 2014-08-28 12:33:00
大家都评论这纪录片的研究学术意义有多大,确没人提起那个最终在不知名宾馆死掉的女孩。
paradiso 2014-07-23 09:31:40
天生三大不利:黑,穷,基。记录已经逝去的80年代末哈莱姆黑人同志区生态,看上去像另一种帮派社会,离家少年被纳入数大家族,几乎没有老同志的身影。变装皇后间的rap对战美其名曰Reading;Voguing是斗舞
可爱的我 2014-02-16 11:08:51
看完之后感慨良多。不知道纽约在三十年前就已经走到这么前面了,而且vogue完成了非主流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反噬,挺好。羡慕那些年轻drag queen拥有的梦想,钦佩几位年老的(pepper, dorian)drag queen的冷静与释然。真的,太神奇了。black, male and gay.
鎃อักษรไทย䨷礘 2021-02-20 04:12:08
9.0/10 一次对纽约20世纪80年代少数族裔地下LGBT群体drag/ball文化的视觉民族志记录。Drag之于少数族裔LGBT,恰似杀马特之于流水线农民工——从苦痛中孕育,通过对身体的改造与夸张性的畸变以抵达现实生活中永不可触的autonomy与alternative utopia,反向借由消费主义实现抵抗,并依靠相似的兴趣形成sisterhood式的社群联结。对于LGBT群体而言,masquerade与performance是深入骨髓的“天赋”(毋宁说是“后赋”)——ta们在生活中为了融入主流社会、为了从主流社会的目光中逃逸,而习得了如何"blend in"的方式、如何像个“正常人”那样行事的技巧。因此,变装的重点不在于衣着打扮,而在于是否足以以假乱真,既可出柜,亦可搬演入柜。
icebloom 2014-03-08 13:06:39
1991 Teddy Award for Best Documentary Film,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推荐给所有学Sexual Diversity Studies或Women and Gender Studies的人。
木上立 2017-03-10 17:37:33
在奇观(spectacle)社会中通过创造奇观满足需求(同时获得个人的身份认同),是积极的生存策略还是对现实的妥协让步,取决于其动机 以及如何对待现有权力结构? 非常棒的城市社会空间研究案例
本质鳖屎eznf 2020-02-22 00:18:19
传奇经典不需要任何解释。从前她们模仿传奇,如今她们就是传奇。前人用鲜血淋漓的爪子刨出来的路,后人不能随意踏上拍张自拍发发IG就算了,要记住脚下的每一寸路是谁刨出来的,是怎样刨出来的。哪怕那些喷洒而出的彩虹色的血在太阳的照耀下印出彩虹,也绝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路还要继续刨,但愿不要再有鲜血。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2015-07-04 06:00:55
开启“新酷儿浪潮”的泰迪熊奖纪录片,用舞厅文化展示少数族裔的身份认同、物质欲望还有梦想——真的是性向在燃烧啊!(两个13岁小朋友戳中我心窝了...)
十八爷 2015-11-24 09:49:00
八十年代纽约变装舞会,黑人,同性/跨性别者。这世界并没有弯与直,只有富有与贫穷。
Eddie 2019-05-04 22:21:54
感觉pose里面很多主角借鉴了这个纪录片的,还找了Rupaul里面很多台词诸如“You own everything ”。90年代初NY的同志文化仍然很地下,这近三十年的struggle真的不知道含了多少血泪。也难怪他们那么崇拜把drag ,voguing,queer 等边缘文化带到主流媒体中的麦姐和鲁皇。
幽灵不会哭 2021-07-13 11:01:31
巴黎在燃烧其实是在纽约做着巴黎的梦,纪录片看似是呈现80年代末期纽约地下异装癖的群像,实际上暗示着80年代保守主义回归,少数群体生存艰难的现实图景,他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冷眼和不解,无家可归的宿命,甚至是死在街头的惨剧,艾滋病的阴影和未知生活的迷茫,纪录片并没有在身份认同上纠结太多,因为每一个人似乎都清楚自己存在的目的和为之而奋斗的决心,这个世界并没有抛弃他们,在这里他们会加入不同的“家”,然后依据标签去参加不同的走秀比赛,但渐渐地不同“家”之间的斗争都在加速着这个圈子的“内卷”,需要更漂亮的衣服,在时尚产业繁荣的年代里这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但他们又只有梦想这唯一的依靠,如果梦想能换取金钱该有多好呢,时尚舞能出圈,但注定也不会被主流认可,参加模特选拔,比不过“真正”的女人,现实仍然在碾压着梦想
李逍遥 2019-06-06 07:53:38
很好的一部紀錄片,讓我可以更深入了解這個世界,特別是紐約的黑人LGBT文化,雖然時代一直在變,至少可以知道是如何發展成今天這個樣子的,進而可以一窺紐約和美國文化是如何影響世界的;就算是LGBT一員我必須承認我以前看到這些變裝的人也會產生不適,但我發現我現在已經完全可以接受和欣賞他們了,儘管我和他們還是很不一樣,但可以理解了。來自美國紐約底層黑人族群的娛樂和音樂文化為何可以發展繁榮進而影響世界在這部影片可以找到一部分答案,那些在底層的人們相比錦衣玉食位高權重的人有更多的自由更不受束縛,通過模仿學習白人生活方式以及時尚衣著文化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力動手能力以滿足自己的幻想和完成自我救贖,雖然開始只是創造一個幻覺自我滿足,但這個過程形成了自我的以及群體的升華激發了更有活力的生命能量。
糯木 2021-09-12 15:28:37
虽然很久以前就想看了,但当时以为是一部关于法国巴士底狱的影片,谬之千里,其实是一部关于酷儿群体Ballroom文化的纪录片。看完《姿态》后再补这部,对Ballroom文化有了更真实的了解,学习了包括”Reading“”Shade“”Voguing“在内的一系列Ballroom文化词汇,知道原来姿态里这种Ballroom文化的诞生,是源于白人的Ballroom最开始排斥非白人族裔,因此非裔和拉丁裔决定创立自己的Ballroom;他们把在现实生活中装直的生存之道,变成华丽的走秀项目,把白天被直人诋毁的恶毒话语,变成Ballroom中翻转污名的Shade语言艺术;又从Shade语言创造出属于自己族群的新舞蹈——Voguing,被麦当娜做成歌之后,Voguing这种完全源自被压迫的地下酷儿群体的舞种一举杀入流行视野,太棒了。
叶洲 2022-02-15 15:57:40
我一直不喜欢看边缘人群题材的纪录片,因为常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放大穷困,哭诉苦难,旁白煽情。这部电影则完全没有这糟粕。没有旁白,只有这些变装斗舞的gay和trans们的表演和自由诉说——或想赚大钱想出名,或想相夫教子,或带着一点智慧的人生感悟,就和其他普通人一样。他们骄傲地介绍和展示,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甚少诉苦,种族性向等等点到为止,连十来岁被赶出家门也是轻轻带过,懂得都懂。他们能这么快乐,少不了这些“家族”的收留和照顾,他们相亲相爱也勾心斗角,我一下子就感受了这个群体的强烈归属感,没有任何居高临下的评判或煽情。纪录片的一大抓人之处是几年后的回访,他们有的成名了,有的则下场凄惨,并无新事。13岁无父无母小朋友在凌晨街头的自如快乐最戳中我,不知他后来怎么样了。
弁才天莉莉丝 2020-06-28 06:31:01
pose前身,这是多少个姑奶奶啊 with 平 zfz
倪克斯 2021-02-16 12:49:32
忘记上次是什么时候看过,那时候感觉有些迷惑,也十分unrelatable,纽约街头午夜时分那两位笑容开朗的小男孩是我那次看后唯一印象深刻的部分。如今再看有多少gay culture reference是由此衍生,像是自己去了一个30年前的聚会,他们风采四射地坐在你面前,娓娓道来。潮流与先锋的革命永远是格格不入者奋力兴起,而他们想要的也是那么的简单,同每个人一样,只是在世上刻画下一道印记。
遠濤 2020-12-10 03:27:53
不难走进他们的世界,因为每个人都镜头感十足,男男女女,宏愿都如此坦率直接。他们大多数人是注定要失意的,但至少灿烂地燃烧过自己。
河狸的小骨头 2019-11-01 11:03:01
用舞厅文化展示性少数群体和少数族裔的身份认同、物质欲望以及梦想。在1990年前,这些并不为大众所知,Voguing也只能称得上是边缘文化。直到1990年麦当娜发布了她的最著名的作品之一“Vogue”,以及随后1991年纪录片《巴黎燃烧Paris is Burning》对外公映,这两个大事件,成为了Voguing文化被大众所接受的契机。特别是《巴黎燃烧Paris is Burning》,可以称之为是对于纽约地下舞会最真实的缩影,记录了Voguing以及Ballroom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兴衰;也是当时LGBT电影中少见的获得了多项国际主流奖项或是独立媒体的正面评价的电影。在2016年,《巴黎燃烧》被美国国家电影局选定为国家级影像遗产,被评为“在文化,历史以及视觉上影响深厚的作品“。
米粒 2019-06-17 09:48:41
80年代末纽约的同志舞厅文化。在艾滋危机的年代,人们互相扶持的一种家族般的感情,现在确实鲜有机会得见了。Janus发行的,应该是快要出CC了吧!
空洞琪琪 2019-05-17 12:48:36
应个今天的景。”when I come to the ball…I just feel right, feel right to be gay. There’s no place like it in the world… But the world should be like this.”
鲍勃粥 2021-02-09 09:49:41
8.3/10 (片中惊现Fran Lebowitz) 不仅是珍贵的美国后民运时代的性少数影像记录,更是对于身份的物质性反思。服装作为一种资本控制的景观形成手段,却在被压抑的人群中成为了一种梦想的体验手段,亦或是生理性的快感。不仅通过扮装质疑社会阶层以貌定夺的刻板印象,更是对于造星时代的反思。绚烂的镜头和丰富的不加修饰的自我展示容易使其遭受如“漠然的奇观化地展示被记录者”的批判,但却也在某种程度上谋合了被记录者的本意。对于空间的内/外和公共/私人也有反思,舞厅成为了私下的公共空间。而变装比赛的体质是否会将压迫和社达主义的竞争意识代入本就已被压榨压迫的性少数群体。唯一有待斟酌之处则是如何有效结合某个体的叙事和对其归属的“家”的档案性展示,两者在结构上如何调和。
猫咪建筑师 2016-09-13 12:43:28
Paris is Burning ball是1986年,Venus是1965年出生的,最后说I‘m hungary的时候好TvT
黄小邪 2013-03-01 09:04:55
关于八十年代中后期纽约“化妆舞会”文化及浸淫其中的非裔与拉美裔男同志、易装及变性者。在国际电影节获奖无数,成为研究美国种族、性别/性向、阶层重要文本。也引发争议,认为白人导演剥削受访者,将奇观展示给观众,名利双收,而受访者依旧边缘贫困。
esoteric 2022-07-16 15:04:26
第一次了解变装,长见识,果然是纽约上海这种地方才能出现变装。/recognition produced by fashion and spectacle,可以类比于杀马特。非常非常残酷的一点,是几个场景都不约而同地说明:变成女人比做gay更惨,所以一个小哥嘲笑做变性手术的人,警告大家这是不可逆的,变成女人可能活得更糟糕;结尾娇小可爱的变性小姐姐被人杀死在旅馆,正是因为她变性太成功了,就分享了女性一直以来的危机和苦难。gay communities之间的战争也很有意思,以服饰和舞蹈为战场。最后展现这些人如何走向主流社会,请异性恋观众和评委,为hiv研究募集捐款。最爱彩蛋里的粉色大妈跳舞,宛如蝴蝶。
谋 2023-09-01 05:54:42
#Barbican #23459 酷儿纪录片,对比之前看的同题材影片本片不光展现了大量变装皇后的经历还把自我剖析和对变装皇后的理解展现的更纯粹些,尤其是画面与声音上的对比展示,太讽刺了,“不是模仿而是变成这些人“,“能够成为另一个幻想的人的状态”,大家展现着不同的理解,结尾处对于Pepper Labeija和Eileen Ford的发言记录对照看太震撼了。看完后想起了另一个少数群体的题材的电影《杀马特我爱你》,感觉整体的呈现和表达上是趋同的,同样的少数群体,同样反映出社会问题,族长与教父,家庭与家族等。章节的形式还不错,声音并没有因章节中断,这种连续性看非常舒适,也非常喜欢本片规避了正面的固定镜头的访谈的模式,最后结尾的橙色天空也让我想到了《橘色》。
瑴 2019-07-29 22:52:55
真實的POSE生活,以及充滿激情、夢想和溫情的人生。
42|o●ö 2013-01-14 21:31:11
她们。So many problems with society, aka people. 小时候我觉得自己can be anything,everyone,现在觉得只能做who I am supposed to be。感谢可君标记鼓动我没有拖延去下了这个电影。
哦空聶 ٩(͡๏̯͡๏)۶ 2022-10-16 12:37:58
标记POSE。回头再看。你们简直太美了! 「我们删除所有的错误、瑕疵和证据,好让想象变得更完整。」人类永远都想融入群体,看透与超脱不过是长时间被排挤后的无奈之举。地下黑人同努力装扮成白人直,越有神韵越是高超,得分也越高。由此好像多理解了一点为什么要分1和0,为什么都搞同了还要努力变成异性恋,人们总想过得更好,总希望得到注意、重视、承认,否则,完全独立的「自我认同」的建构是很难的,群体/亲友会的浸染带来家(妈妈桑)的感觉,能够更好更快地促进个体的「自我认同」。当然也很可能受该群体的影响,暂时还未找到「真我」,不过人这一辈子都在寻找「真我」,能够先进入一个大类型的群体已然是很幸福的事了。希望前辈们杀出的血路,越铺越开阔。
散木 2022-11-13 05:39:46
纪录片的外壳,却类似戈达尔最激进时期的论文电影。醒目的插卡字幕增加了宣言效果,抛出众多新术语(house, shade, realness, reading等)并加以诠释,不同访谈者的对立观点也使论题逐渐复杂,避免纯粹的政治煽动而追求较全面的认知与理解。如同《中国姑娘》,访谈人与虚构角色的区别并不容易界定,每个人都是表演者,性别表演、舞会表演与镜头前的表演结合,让真实身份显得格外成问题。在片尾得知受访者之一Venus Xtravaganza被勒死,这是电影录制中发生的真事,也在叙事中精心设置为压轴情感高潮,感染力对我却很有限。记不清雷同的名字是一方面,但受访者所呈现出的面向非常单一扁平,自信自恋、反叛狂放、慕名拜金,代表着我最不欣赏的美国品质。我承认偏见影响了我的接受,但我仍希望看到不同的酷儿,而不是由美国激进话语主宰,塑造又一刻板印象。
生意. 2024-05-15 13:17:07
公开挑战关于品味、形式、意识形态、种族、阶级、社会性别和生理性别的传统理解,同时吸收了最保守和最激进的处理方式,采用引用、拼贴、杂糅等方法,将好莱坞和先锋派的风格交替使用。
刘念拉 2022-07-28 13:31:18
天真:我想变得有钱,有名。疲惫:我想过正常快乐的生活,但目前在谷底。看透:你没必要扭曲世界,好好享受就行。
持人的摄影机 2023-02-03 00:17:59
8.6/10。以纽约地下变装舞会为线索展示参加这些舞会的非裔/拉丁裔的男同/变装者/跨性别者的生活、个性与见解。影片资料详实内容丰富,但作为传统故事片(当然这是纪录片,但材料组织的方式是传统故事片式的)本片叙事较散,扣0.5。
巧比 2022-07-27 21:27:37
两年内看了三遍 每次感觉都不一样:第一次:三十年前queers和现在不一样,可能是因为复古可能是因为思潮,群体整个杂糅着思辨和世俗的气质,最普通的食物在他们眼里也可以有常人没有的opinion/2:问最简单最本质的问题回答可以最动人/3:当故事真正讲进去了 没人在乎虚焦 没人在乎closeup是否是长焦 bloomingdales那段动人 当drag和模特影星对话 旁边闪烁着新闻记者跟拍 真有种一切都触手可及的感觉 但后面紧接着跟着梦想及其他字眼 看着她们憧憬的神情 似乎还是更残忍一点 并不觉得30年过去trans的境况有任何改善/笔记:采访者的声音可以被收录入镜头 镜头:展现ambience, 展现肢体动作,展现interaction 讲关于自己越多越好 感受大于客观 实时提问
Sid 2021-11-15 04:35:57
补标 被过度吹捧的酷儿影像 如今来看也有几分不足 社群的对父权的内化每一天都在加重 然而我们需要属于我们自己的叙事
若汐 2011-12-23 06:22:49
不错的queer电影 13岁的小正太忒可爱!
贵久 2024-01-24 22:09:49
记录了一群如流星般划过80年代的人,要了解街头文化发展轨迹或回溯今天性少数平权心路历程必看。开片力塑了一个主流文化之外的亚文化江湖,性少数黑人是这里的主角,变装大会就是比武大会,“家族”是帮派,时髦的vouging是通用语言,大会上五分钟的闪亮登场是每个性少数个体辛酸生活的唯一报偿,世界观立住了,每条人物单线就走得各有唏嘘。影片没有回避局限性,与今天平权的自我骄傲不同,电影记录了处于80年代的她们还在追求一种模仿主流的生活,渴望回归传统家庭因而聚落为群;模仿白人生活方式而自我行为规训,这些都体现出一种被主流放逐后斯德哥尔摩症式的精神状态,可见今天的勇敢出列绝非一日之功。每个人都活得炙热理想,而纯粹距离死亡就是一线之隔,在她们的脸上,那种腌臜现实后的纤弱与燃尽自己的刚强的冲突感,令人久久难忘。
木阳 2021-01-28 10:08:14
同志生活光辉一面的纪录,也是边缘文化打入主流的个例。值得关注的是,同志群体在强调平等包容的同时,ball进行的是对“正常人”(白人、直人)的模仿。年轻的queen们的愿望不外乎是出名,成为有钱人,找到爱的男人。因此,其身份认同是否依旧建立在主流价值观之上?毒品、偷窃、谋杀等阴暗面被一笔带过;以及,如最后简单带过的那样,LGBTQ也好,女性也好,各群体平权不可分割。因为要求的是人权,不是特权。
AilsonAir 2021-03-16 00:08:55
本片在时间刻度上正处于80年代艾滋大流行和90年代国际同志运动兴起的交界点,可以说史料价值相当高。这群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他们的选择他们的期望,不仅仅代表了个体,更是代表了性少数群体所经历的时代特征。这种不计后果的洒脱,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也要纵情燃烧,真的特别具有时代特色。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正是如此。
白颜料4块8 2021-05-26 08:37:48
类似《杀马特我爱你》的纪录片,同为边缘人群的抱团取暖,但比杀马特文化丰富的多,甚至衍生出一种舞蹈类型。
电个爆炸头 2020-06-10 14:29:52
看上去,完全不同于这个世界,但我们的确是这个世界真实存在的一部分。欢迎来找我们,来到黑人男性同性恋的变装舞会,这里是我们的地下乐园。
智深来去无牵挂 2015-01-17 16:39:51
这些坚强地自娱自乐的变性人异装癖同性恋无家可归者stick together, form a family and everyone's just striving for a better life.
空空 2024-03-02 15:15:39
美剧《姿态》的前置纪录片,更真实、更悲凉。大家参与比赛最重要的动力就是那一瞬间的掌声,出了舞厅,他们又要被歧视、被侮辱。模仿得越像社会上的男人和女人、越像白人,越容易获胜。他们深知自己作为黑人男性同志,很难有出头天,所以至少着装和打扮努力模仿自己想成为的人,如果被认为很像,那就证明自己是有潜质的,只是没有机会。片尾一位mother对不做变性手术的解释和中年女装大佬对名望的反思,或许是他们能坚持那么久的原因,可怜的白人小美女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死在廉价旅馆的床下。
poisoning ink 2022-09-14 22:25:31
很奇怪,我小时候明明会有变装的冲动,但在某个成长的节点,这种冲动隐形了,或者说消失殆尽了,这可能与表演的社会性别有关,当然也可能无关。现在的状态就是很喜欢观看变装的人,但是自己却没有那种欲望,这算是一种欲望的嫁接吗?有的人用身体在表演,有的人用语言在表演,有的人用信念在表演……我们都在努力表演,展露那些最脆弱的自我,演出那个最残酷的世界。
踢迩达 2020-07-15 00:00:03
80年代末的纽约真是令人向往,这是酷儿版的The Warriors,边缘却如此绚烂,天堂与地狱交织在一起。
托尼·王大拿 2024-01-16 12:32:20
冷静、客观、平视,一篇伟大的社会边缘人记实报告。
坍塌 2018-09-16 00:33:23
结尾那两个少年对未来充满期待,很想知道他们现在过得还好吗?
脆战斗模式 2023-05-28 07:03:54
只想赞叹旺盛的生命力!作为一种诞生于绝望,来自(纽约)田间地头的艺术形式,Voguing真正让人思考什么是艺术,什么是文化。Ball里面的大部分人无疑是“粗鄙”“庸俗”“肤浅”的—— 他们没有读过书,对女性存在偏见,在街上打流,梦想是“当无忧无虑的白人千金”“想拥有顶级豪宅,相当CEO”。在剥夺一切之后,开出的艺术之花真的生命力太旺盛了。让我开始鄙夷我自己。看完很颠覆的感觉。人类群体很伟大。/国内也偶有捡垃圾做时装、《滑板鞋》这些,这片让我看到了人类的美,聚在一起产生的惊人能量。就像Ninjia说的,有的朋友去觉得ball“又臭又长”,我能想象,但仅需要几十年的发展就不一样了。/蔡依林的地才舞竟然是voguing。十几年前的我有眼不识泰山啊。虽然确实她跳得也不咋地。
Ongpr 2018-06-27 23:07:55
那个女孩说着自己想要一辆车,想要和爱人搬去别的地方,她说这些话的时候眼里闪着光啊,结局居然是被谋杀了…难过得很。想想当今变装秀的热度,三十年时间,多少人的血泪换来了今天的进步,正因如此我们才要继续奋斗下去
老泰瑞 2022-07-25 15:21:58
巴黎黑人同志们的地下狂欢。纪录片风格像《120BPM》一样,一边走肾,一边发声。
金魚陷落 2024-06-09 13:25:20
闪耀的珠宝和花哨的羽毛搭建为地下舞池天堂,音乐、舞蹈、变装秀充斥着这个不被外人踏足的小小乌托邦;离开舞台,走上街头,卸下装束,却不能回归——不,甚至没有拥有过所谓的「normal life」;对着镜头告白成为名流/富人/模特的梦想,现实给予沉闷撞击,Venus被不明身份的凶手掐死在酒店房间,舞会风云人物因艾滋并发症或其他疾病(心力衰竭、癌症、心脏病等)逝世,更多人则是继续因身份认知带来的不融入感被迫游走于社会边缘。变装是他们身份的救赎和逃离现实的法门,但不会指向永恒的光明。就像结尾的那首歌唱的,在这个地下天堂,他们所上演、投入、经历的一切,「It’s get to be real」
乐乐的le 2020-11-30 23:22:33
11-3 终于看了他。大概之前自己真的从读Pose的wiki开始真的以为就是讲ballroom文化是从paris流行起来的,结果是纽约,当然是纽约,怎么可以不是纽约呢?
小墨MO 2011-12-07 03:09:26
这片让我想起一个中国纪录片《唐唐》。不同处是这片很明媚,那片很忧伤。在这片儿里看到的是这些人的绽放,在那片里看到的是唐唐的心酸。其实我还挺喜欢这种题材的,只是这片采访太多,中间忍不住睡着了。。。
变脸大王 2022-09-30 16:48:56
我们删除所有的错误、瑕疵和证据 好让想象变得更完整